中國虎網 2012/6/18 0:00:00 來源:
未知
目前,生物藥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新藥物研發周期長,研發費用高昂,成功率低,上市后專利有效期短,商業化壓力大等。當前,生物藥創新模式已經到了必須變革的時候。
創新和變革有兩種層級。第一級變革是指不改變底層的狀態而恢復平衡的解決方案,導致問題出現的系統和結構保持不變。而第二級變革是指狀態本身的改變,即整個框架本身的轉移或改造。
雖然人們一直以來都在以固定的(或遞減的)頻率開發新藥物,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卻少有重大創新。此外,鑒于上述種種挑戰,我們不禁要問,漸進式創新是否足以克服現有生物制藥創新模式的基本結構缺陷?是否需要徹底改造我們開發新藥物所需的思想和方法?對此,正如愛因斯坦指出的那樣:“我們不能用制造問題時的同一水平思維來解決問題。”
生物制藥創新模式目前正處在轉型變革的十字路口。生物制藥行業如欲取得成功,必須融合若干利益圈:創新必須減輕疾病和痛苦;患者必須能接觸到這些創新;這些創新的使用必須反過來又能激勵創新人士進一步創新。這些利益圈必須融入一個更大的圈子,即整個社會——包括監管機構、醫學倫理和公眾
健康在內的更大利益領域。
因此,新模式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醫療保健。以占用更多資源并導致更嚴峻醫療保健問題為代價來開發價格高昂的新藥是不行的,這樣的
藥品只有極少數患者負擔得起。因此新模式的核心導向性問題是:如何才能利用科學和技術為患者制定出具有創新意義的解決方案,讓社會變得更加健康?
這種新模式的根本是合作伙伴關系。在藥物開發的舊模式中,一家生物制藥公司會保留藥物發現和臨床開發的整個過程。而今,這種線性的整體“獨立開發”模式正在讓位于具備多種伙伴關系和戰略聯盟的“車輪與輻條型”模式。新模式適用于“我們怎么能合作共贏”這一原則,而遠離“我如何才能在你這樣做之前取得成功”。這本身就是一個方式的轉變。
這種“車輪與輻條型”模式的固有特點就是,生物制藥公司與其傳統服務提供商,即臨床研究服務機構(CRO)之間關系的轉變。由于制藥公司將其自身資源集中在突出其關鍵能力方面,它們將越來越多地依靠成功發現和開發藥物的可靠合作伙伴。傳統的CRO正在拓展自己的能力,從服務提供商轉型為創新型解決方案的創造者,并從其獨特的行業角度來看待整個藥物開發領域。
在亞洲的業績增長已成為當前生物制藥
企業生存的核心目標,但目前全球生物制藥公司普遍將新興市場亞洲視為西方市場的延伸,因此,亞洲的生物制藥行業需要尋求轉變,即重生,而不是漸進式創新。
亞洲包含生物制藥行業所尋求的所有變革的種子——經濟快速增長、疾病負擔嚴重且社會正在改革或重建。隨著經濟增長和反向
人才流動為亞洲帶來的智力資本,其本土科學和技術漸漸站穩了腳跟,現在必須有勇氣進行第二級變革,喚起新的覺醒,把生物制藥行業聚焦在亞洲社會正在崛起的醫療保健需求上。
CRO將其自身視為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而不是服務提供商,這僅僅是第一級變革。第二級變革是讓CRO將其自身視為亞洲“新健康”的促成因子,為三級
醫院帶來臨床研究專業知識和投資;構思可解決亞洲醫療需求的臨床開發計劃;從利于最需要醫療的人的角度關注亞洲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力求重新將患者放到醫療體系的中心。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