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7 13:43:55 來源:
未知
全球研發客暢議“合”為貴2012年05月28日09:35醫藥經濟報
論壇主持:DIA候任主席、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大中國區藥品開發部高級副總裁蘇嶺
論壇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丁健
賽諾菲中國研發總裁及亞太區轉化科學負責人王勁松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醫學執行總監蔣皓媛
無錫藥明康德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革
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亞洲及新興市場研發總裁楊青
與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逐漸升高的研發成本、不斷上升的對藥品療效和安全性的期望相比,世界范圍內新藥產出率越來越低,新分子實體出現也越來越慢。
如何緩解這一矛盾是擺在所有制藥企業面前的課題。那么,怎樣的合作才能產生加成作用?合作是不是要門當戶對?合作者之間如何找到雙贏點?如何進行醫藥合作中風險分擔?
合作真諦
主持人:人與人之間或者群體之間為了共同的目標而進行的互相協調的聯合行動,我們稱之為合作。合作雙方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標,同時也是潛在競爭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協調步調?要想獲得雙贏,需要具備什么基本條件?
李革:我的看法是,所謂雙贏就是:簽合同之前大家高興,簽完合同之后大家還高興。
要想達到雙贏,最基本的前提是互相信任。在制藥行業,要想獲取合作方的信任,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有相當的能力,如果要開展大規模的合作,就需要有相當的規模。過去十幾年里,藥明康德花了很大力氣做規模,在簽合同之前給合作伙伴以相應的保證,我們希望合作能使合作伙伴高興。
楊青:第一,本土研究機構與國外制藥企業合作時,除了雙方建立信任之外,還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上有所投入;第二,合作雙方間要找到很好的契合點。
丁健:合作的前提是雙方都有需求。
世界對中國就有很大的需求。從醫藥市場規模來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醫藥市場;從新藥創制能力上來說,中國新藥創制能力已經與世界日益接軌。
中國對于世界也有很大的需求。中國在醫藥研發方面雖然發展很快,但是積累很少,資金投資也還不夠,而通過合作,無疑可以提高中國的新藥研發水平。
主持人:在有共同目標的基礎上,合作伙伴的挑選標準如何?是否必須門當戶對?
李革:不一定要門當戶對,要看雙方的能力是不是互補。
王勁松:第一,要看合作雙方在戰略層面上是否互補;第二,在技術上要有互補性和協同性。
主持人:過去一段時間,國內一些研究單位與其他企業建立了戰略聯盟或平臺以開展項目合作。
上一頁123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