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12 13:32:38 來源:
未知
中醫藥融入醫改 發展獲“大補”2012年01月31日10:24中國財經報 作者:李繼學
“3年來,利用中央和自治區補助資金10多億元,多措并舉,推進壯瑤醫藥振興,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可及性和可得性明顯提升,2011年城鄉中醫藥壯瑤醫藥覆蓋率較2009年初提升了30%以上。”在2012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廣西衛生廳副廳長、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甘霖介紹說。
2009年4月醫改啟動實施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將中醫藥納入醫改大局,加大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力度,進一步促進了中醫藥在深化醫改中的作用。
據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介紹,2009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目前已有19個省(區、市)出臺了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或扶持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專門文件,11個省(區、市)以黨委或政府名義召開了中醫藥民族醫藥會議。3年來,中央財政對中醫藥發展共投入173億多元,各地對中醫藥發展的投入也進一步加大。
提比例進目錄
“要想讓醫保制度進一步健全和鞏固,必須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內蒙古衛生廳副廳長、蒙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烏蘭說,他們做過調研,同樣一種疾病,在中醫醫院的住院費用是西醫的1/3。
江西省衛生廳中醫管理局副局長伊凡說,前不久廳里做了統計,中西醫費用比較,中醫院的門診次均費用要少37元,住院費用要少1067元。
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其臨床療效確切、預防保健作用獨特、治療方式靈活、費用較為低廉。因此,深化醫改五項重點工作之一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更加注重鼓勵中醫藥服務的提供和利用。
衛生部、財政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明確提出,統籌補償方案要重點提高在縣、鄉、村級醫療機構使用中醫藥補償比例,引導農民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供的2010年農村中醫藥服務監測結果顯示,全國參合縣中,51.44%提高了中醫醫院報銷比例,42.79%將中醫藥與西醫藥服務分開核算并提高中醫藥服務報銷比例,22.6%降低中醫醫院服務報銷起付線,14.42%降低以中醫藥治療為主的病種報銷起付線,38.94%提高中醫藥適宜技術報銷比例,17.79%將中醫藥優勢病種納入門診大病統籌并提高報銷比例。
同時,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品種數量不斷增加,2009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列入中成藥987種,比上一版增加164種,大多數省(區、市)明確將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在基本藥物制度建設中,國家堅持中西藥并重原則,注重鼓勵中藥的使用。102種中成藥和頒布了國家標準的中藥飲片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各地積極推動中藥品種納入增補目錄,不少地方增加的品種數超過了西藥,貴州增加比例達到近62%,西藏等民族地區增補的品種以民族藥為主。
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2011年10月,記者到河北省遷安市夏官營鎮黃官營村采訪,新落成的村衛生室專門有一間中醫診療室。
上一頁123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