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球經濟發展前景黯淡,但原料藥行業正在以較高的速度發展,并且預計在未來幾年里會有更好的收入增長。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由于若干因素有利于那些思維超前的創新性公司,印度原料藥生產廠家正在迅速行動,力爭抓住出口市場前景。
增長趨勢
近年來,亞洲生產廠家已經在成本效益和滿足監管標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而印度正逐漸成為原料藥外包的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這是因為它的開發成本較低,擁有綜合的合成能力,符合現行藥品生產管理規范(cGMP)的監管要求,并且有著巨大的本土市場。2010~2011年,印度原料藥行業的市值達到1568億盧比(約合34.1億美元)。
在原料藥領域,印度的規模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中國和意大利。雖然中國在抗生素和維生素等原料藥領域遙遙領先,但印度在新分子化合物(尤其是腫瘤學和神經精神病學藥物)具有競爭力,這些領域正成為全球藥物開發的增長動力。
印度目前擁有大約3000家原料藥工廠和5000家制劑工廠。隨著原料藥生產廠家不斷應對各種挑戰(比如來自低成本國家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和產能過剩),它們也面臨著艱難的日子。市場參與者不得不更多地依賴產能的差異化和整合等策略,以保持競爭的優勢。
中國歷來在大宗化學品方面擁有強勢地位。較低的成本基礎和政府一如既往給予的支持使得中國廠家在發酵類、前列腺素和甾體類原料藥等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雖然中國擁有資本和產能,但在軟技能方面如專業知識、提供申報材料和其他技術性文件(以作為藥物主文件的支持性資料)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大的不足。相反,印度在DMF提交上遠遠領先。
在印度原料藥領域,推動增長的明顯因素是在工藝工程方面擁有專業知識以及低成本優勢。印度公司正在向發達市場滲透,并且經營業務從原料藥配制和出口轉向合同研究和生產服務(CRAMs),它們正在快速提升價值鏈。未來幾年里,仿制藥市場為印度這樣的新興國家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現實難題
印度業內人士認為,阻礙印度原料藥行業發展的一個問題是,對來自中國的原料藥推遲征收反傾銷稅,印度政府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對中國原料藥提高注冊費。他們表示,政府無所作為和缺乏解決這一問題的承諾,將對印度原料藥生產的發展有較大的制約作用。
雖然印度各地的原料藥生產廠家已經呼吁政府在這一問題上作出決定,但對政府未來采取行動并不抱有任何希望。這些廠家指出,進一步推遲作出決定可能會使印度原料藥行業減速增長3%~4%。
另外一個問題是,印度缺乏先進的基礎設施。印度政府幾乎從來不支持制藥行業投身于原料藥領域。即使行業參與者走到一起,在國家層面尋找共用的制藥設施,但最終都放棄了努力,這是由于印度在土地供應上缺乏明確性,容易在土地分配上遇到麻煩。
從生產、工廠現代化以及技術應用和基礎設施等方面來看,中國可謂遙遙領先。印度在現代化工業區、環境控制和連貫性方面都處于落后狀態。
上一頁12下一頁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