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18 13:48:27 來源:
未知
山西醫改:在建機制上下功夫2012年07月17日10:40中國改革報
按鄉鎮戶籍人口1.2‰的標準核定鄉鎮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打破職務終身制
“我們這個社區服務中心原來是租房子。新醫改啟動以后,政府把原來中醫院的房子給了社區,還配了很多新設備。現在附近的居民都來這里看病,我們每個月的收入也比過去多了。”
在山西省孝義市新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診室里,任海鸝,這個通過競聘上崗的門診部主任向記者如此介紹。
山西省醫改辦主任徐安崇表示,在3年多的醫改工作中,山西省在建立新機制上下功夫,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立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新機制,實現基層公立醫療機構公益性的回歸;通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競爭性用人新機制和激勵性分配新機制,提高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通過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立了醫保關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平臺,讓百姓最大限度地享受到醫改成果。
發揮政府投入主導作用強基層
“3年來,全省共投入34億元,實施‘村覆蓋、鄉達標、縣提高’工程,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這是我省歷史上投入最多、建設規模最大、條件改善最為明顯的時期。”
提起山西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徐安崇主任顯得非常興奮。
記者在孝義市下堡中心衛生院看到,這里不僅房屋建得好,還設有內、外、婦、兒等15個科室,并配有門診收費室、病房、財務及藥房一體化的“HIS”系統。“我們甩掉了衛生院基本看不了病的‘帽子’。”院長魏志明說。
徐安崇告訴記者,按照“強基層”的要求,山西啟動實施了“村覆蓋、鄉達標、縣提高”工程。2009年~2011年山西省五項重點改革財政資金累計投入212.87億元,僅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上的投入就達到36.94億元,占總投入的17.3%,是2008年支出的4.4倍。其中,2011年當年投入18.92億元,年均增長31.7%。2009年籌資3.39億元,解決了6971個行政村無衛生室的問題。目前山西省實現了94%的縣至少有1所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100%的縣(市)有1所~3所達標的中心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有一所標準化村衛生室,每個街道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目標。
此外,為了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正常運轉,山西省通過調整醫保支付政策、一般診療費標準,落實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專項補助以及經常性收支差額的補助,逐步建立起對基層醫療機構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如對村衛生室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而減少的藥品收入,各級財政按農村人口每人5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已補償資金1.57億元。對于基層公立醫療機構的綜合改革,其財政的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資金已達到6.04億元。目前,各級財政資金的足額到位和補償機制逐步建立,不但推進了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也促進了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活力
“1989年我就在這里工作了。
上一頁123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