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18 13:52:42 來源:
未知
專家稱太空環境影響宇航員生育能力2012年07月10日09:38新華日報作者:吳劍飛 仲崇山 蔡志明
隨著中國首位女宇航員劉洋10多天太空生活圓滿結束,人們又增加了關于飛天的新話題:女宇航員的太空生活對生育有無影響?女性能否在太空受孕?如果能受孕,生出來的孩子會不會成為一個在智力、體力上超人的“太空人”?無數有趣的問號期待著科學的解答。7月8日,記者特意請教了有關方面的專家。
太空受孕成功率高嗎?
俄羅斯航太中心曾發表一篇關于“太空人如何在宇宙中懷孕、生子”的文章,作者畢列達是在失重狀態下的性心理及太空中過性生活等方面研究的專家。文章中說,“在地球上看似普通的親吻、擁抱,在失重狀態下的太空會變得異常困難,在太空不經意的碰撞都會讓人飄向遠方。生育活動很難做到。”
“人類生殖系統對環境要求非常高,對外界變化非常敏感,只要溫度、光照度、酸堿度等條件發生小小的變化,就會對精子、卵子等產生很大影響。”南京鼓樓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孫海翔博士介紹說,實驗表明,女性長期處在光照比較強烈的環境中,卵子老化速度會變快,不易與精子結合,即使結合后生成的胚胎也不易成活。宇航員如果長期在失重、日光照射比較強烈的環境中且未有效防護的話,生育能力肯定會受影響,因此選拔宇航員一般要求其結過婚并生過孩子。
強輻射、超凈真空、微重力,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障礙,也是人類在太空孕育新生命的障礙。研究表明,如果在太空停留時間太久,與在地球時相比,人的性能力會減弱,受孕幾率會降低。
“太空人”會更聰明嗎?
“輻射、真空、微重力環境是障礙,也是一種可以開發利用的資源。”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馬名駒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各航天大國開始了在此領域的“太空比賽”。截至目前,僅我國就嘗試了數百個物種的“太空旅行”,讓水稻、青椒、西紅柿、大豆等多種作物結出了神奇的果子。
專門從事生殖毒力學研究的留美博士、江蘇大學醫學院教授陸榮柱說,太空育種主要是利用太空中強烈的宇宙射線照射種子,誘發種子遺傳物質發生突變。“可能向好的方向突變,也有可能向不好的方向突變,有的突變使種子增產、果實變大,有的突變讓種子退化、甚至不能存活,突變是隨機的,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
宇航員如果長期暴露在各類太空輻射中,會導致人類染色體和生殖系統發生改變,完全可能導致下一代向不良方向突變,如肌肉萎縮、鈣流失、精神緊張。陸榮柱進一步解釋說,在微重力和全程監控下,人的生理機構和心理已不是一般意義下的人了,這可能讓在太空受孕的小孩具有與地球上小孩不同的生理特點,如直立行走功能可能會退化,形體和意識也可能發生微小變異等。
短期滯留太空影響生育嗎?
隨著空間站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宇航員將要在太空短暫生活。這對男女宇航員的生育有多大的影響?
“人體的生育是有周期性的,比如血液細胞約3個月代謝一次,而精子從出生到成熟也是3個月左右。”江蘇省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所所長李瑛介紹說,即使男性宇航員在太空中受到一定輻射,從理論上說,回到地面后3-6個月就可能恢復正常的生育能力。
上一頁12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