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根生, 現任胡慶余堂集團董事長,臉上永遠透著慈祥親和。昨日,他更是笑得燦爛,頻頻向人們致意,歡歌笑語中一行一行的晚輩和朋友接連向他表示祝福:曾為“青春寶”作過代言人的著名國畫大師何水法先生特意為他畫了一籃八顆壽桃和一個金色的“壽”字;著名女企業家、全國“三八”婦女獎獲得者沈愛琴向大哥馮根生獻上了一幅錦緞“壽”字;浙江中華老字號協會的同仁們給他定制了王星記百壽扇子、龍泉官窯、百壽浮雕酒,祝他們的老會長安康長壽!
晚輩們給他點亮蠟燭、切開多層的蛋糕……聲聲祝福,情濃如春。
六十五年的奮斗人生,從藥店學徒開始
八十年人生,六十五年拼搏在工作崗位上,當時任廠長、現在還堅守在董事長崗位上的,全國來說他是唯一一個。他是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他幾乎囊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所有的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國經營大師……
作為杭州人,他又與這座城市絲絲縷縷的相牽相連。中國唯一的中醫藥古建筑博物館——胡慶余堂博物館由他搶救出來;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由他發起創建;中華老字號、浙江老字號協會由他發起;扶貧“春風行動”他是帶頭發起者之一。他是慈善家,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界的唯一傳承人。
這樣一個歷經風雨、多甲子的老人有著傳奇的人生:
1949年1月19日,馮根生小學畢業才四天(舊時學校是寒假畢業的),就穿上祖母新縫的長衫去胡慶余堂當學徒了。祖母送他到店門口,不到五分鐘的路,祖母叮嚀了再叮嚀:“根生啊,本來應該讓你讀初中的,但家里窮,只能讓你學生意了!但窮要窮得有志氣,老板給你的錢拿著,別的一分也不能拿。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多做積德的事,好幫人盡量幫人,千萬不可做缺德害人的事。”
就這樣,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學徒。因為解放前胡慶余堂一年只收一個學徒,當年五月杭州解放,傳統收徒制取消,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也成了江南藥王的最后一個傳人。他六十多年的中藥生涯也由此開啟。
三年學徒,馮根生每天凌晨五點到晚上九點,16個小時專心其中。兩千多種藥的品相、藥性、配伍、功效爛熟于心,丸、散、膏、丹的制用也駕輕就熟。滿師后他又站了二年柜臺,撮藥配制當不在話下,此后又煎藥二年,每天三百貼,十多萬貼藥從他手中出去,當年杭州人都知道馮根生煎的藥地道見效。如今,馮根生早年的學徒故事已收進了小學課本。
真是“修合無人見,誠心有天知”?。●T根生就這樣開始他的中藥人生。
做“出頭鳥”30多年,歷經數次改革險境
1972年7月,杭州市要組建第二中藥廠,馮根生出任廠長。
這個廠是一個胡慶余堂的驢皮車間,遠離城區,馮根生騎著除了鈴兒不會響、其它都會響的28寸永久牌自行車開始創業。說是第二中藥廠,只是一座破廟,邊上都是墳地。三十六萬元總資產,十八萬元凈資產,沒有一分錢現金,他向政府借了五千元發工資,求奶奶告爺爺做點加工業務,那個苦??!從河坊街家里到桃源嶺廠里三十多里路,他每天來回騎車不說,有時剛到廠里又通知開會學習,只好調轉破自行車,多的時候一天來回要跑好幾趟。
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了,春天來了,干勁來了,故事也更多了。
馮根生說,自從工作到現在大大小小的事情經歷無數,可說是歷經滄桑,“但我從不灰心,因為我太愛中藥了,我們家祖孫三代都是胡慶余堂出身,國藥不興,我人生不暢。九十年代初一個外國老板出幾百萬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藥,我拒絕了,因為那是出賣祖宗的。”
馮根生有著使命感,因此他愿意做出頭鳥、弄潮兒。改革開放讓他的改革思想迸發而出,他的創業史無疑是中國改革大潮中的一個縮影,盡管每走一步都險情環生,但作為改革急先鋒的他義無反顧屢做“出頭鳥”:
1978年,青春寶抗衰老片雖通過藥理檢驗,但由于相關部門從中作梗,始終未能獲得生產批文。馮根生怕錯過藥品推出最佳時間,毅然決定先投產。這在當時無疑是個大不敬的決定,馮根生和青春寶都是命懸一線,他的“先斬后奏”救了產品救了企業。
1982年,一位清純少女走進了電視廣告,“青春寶”成為第一個投入大手筆廣告的保健品,也是第一個采用片劑型的保健品。
1984年,在全國還沒有實施廠長負責制之前,他率先在全國試行干部聘任制,全廠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第一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
1996年,馮根生的青春寶集團兼并胡慶余堂,史稱“兒子吃了老子”,其實是兒子救了老子。成為這個“江南藥王”百年老店的新掌門人后,他讓奄奄一息的胡慶余堂起死回生,重新擦亮了牌子,從虧損大戶扭轉成納稅大戶。
1998年,青春寶改制,馮根生必須持有3%的股份,折成人民幣300萬元。但以馮根生的收入根本買不起,于是引發了著名的“馮根生難題”。為了改革成功,馮根生向銀行貸款270萬元,再加上家庭所有的積蓄30萬元,買下了股份,使改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到了2002年,70歲的馮根生上書國務院,針對藥品招標存在的弊端,率8省市15家醫藥工商企業、8個行業協會的代表,向國家有關部門官員痛陳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存在的十大弊端。
拿著六千元退休月薪,每天照樣一早去上班
做“出頭鳥”風風雨雨三十多年,他的“破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現代化中藥企業,資產從三十六萬元增加到近五十個億,增長一萬多倍。從借錢發工資到累計上交國家稅收幾十個億,馮根生總愛稱自已是“國有企業的保姆”,他什么也拿不走。
2002年,他與魯冠球、宗慶后首獲杭州市政府重獎,各獲三百萬元獎金。那年他七十歲,當時我曾問過他們三個人的夢想:魯冠球說想為杭州人民造自已的汽車,現在他正在圓夢,在造自主品牌的汽車;宗慶后說想做杭州的李嘉誠,他也圓了夢——幾度被評為中國的首富;馮根生的夢想則是感嘆,他希望“東家”讓他這個“保姆”早點回家能安度晚年。
有個美麗的夕陽紅,但他依然又干了七年,到2009年才離開青春寶,退休工資是六千多元。但這里退休了,那里還不放,他現在依然是胡慶余堂集團的董事長,每天一早還去上班,因為“江南藥王”需要他這個掌門人撐著。
馮根生很幽默。他笑說:“這個生日聚會,我不搞,得罪晚輩;搞了,得罪朋友,因為不能叫上所有的朋友??!”
體制不同結局不同,許多事并非自己能左右。馮根生說:“古詩是‘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我是‘苦樂年年作嫁衣,想把良方留后人’。改革是要付出代價的,我付出了,讓后來者路途暢通了就好。今年我八十歲了,錢對我來說也沒什么用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馮根生感慨年輕最好,現在腿腳不靈了,走四方路迢迢,沒力氣了,只能想四方好美麗了!
作為中國企業界的標志性人物,我們祝愿夕陽中馮根生快樂健康!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