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6年出臺《農村偏遠地區藥柜設置規定(試行)》,允許有配送能力的藥品批發企業、零售連鎖企業及設在鄉鎮的藥品零售企業,在沒有衛生醫療機構及零售藥店的偏遠地區設置村一級藥柜,原則上僅限于經營非處方藥。便民藥柜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偏遠農村地區群眾購藥難問題,保障了用藥權益,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卻存在一些困難。筆者近日在南平市浦城縣仙陽鎮某村與一個便民藥柜掛靠的食雜店老板交談中了解到,藥柜每個月的銷售額不足千元,利潤很低,因此附近一些村的便民藥柜,基本已經處于半倒閉狀態。
為何舉步維艱
以便民為宗旨的藥柜卻難以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達到平衡。根據閩北地區農村藥品市場實際分析,筆者認為便民藥柜經營舉步維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營品種有限。便民藥柜由沒有藥學專業資質的人員負責管理經營,銷售的品種主要是乙類非處方藥,利潤低,加上交通不便,配送成本高,贏利難。
二是人民群眾的醫療和消費觀念改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更加重視身體健康和疾病醫治,生病時更愿意到城里或者鄉鎮設備好、醫療水平高的醫院就診購藥。三是村衛生所等醫療機構的補助條件愈加優越。衛生部對鄉鎮一級醫療機構和村衛生所的直接補助加大,加上農村醫保政策實施力度的加強,老百姓更愿意到可以醫保報銷的醫療機構看病購藥。
四是鄉鎮藥店的充實。以南平市延平區為例,目前鄉鎮的藥店數量占全區藥品經營企業近40%,而鄉鎮農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鄉鎮的藥品市場更加飽和。
如何才能贏利
綜合以上原因,筆者認為要讓便民藥柜擺脫經營困境,達到既“便民”又“贏利”的目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需要在以下方面幫助便民藥柜算好“經濟賬”:
一是注重規劃,合理布局便民藥柜。不能盲目功利化地看待便民藥柜的設置,將數量多、分布廣等數據作為“戰績工程”來抓,而要根據地區實際人口分布、交通狀況等實際因素,在有益探索、合理布局的基礎上確保偏遠地區群眾購藥方便。
二是強化教育,提高經營人員素質。建議將便民藥柜經營人員納入每年開展的藥學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等培訓范圍,通過免費培訓提升經營人員藥學知識和業務素質。
三是加強監管,規范藥柜經營行為。將便民藥柜納入藥品經營企業的監管范疇,納入藥械市場整規主體,規范藥柜進貨渠道,嚴格經營范圍,強化經營者的依法經營意識,有效凈化藥械市場,使便民藥柜在保護中得到發展,在監管中得到規范。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