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8/29 13:48:19 來源:
未知
T|T 人們常說,壓力催人奮進。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事實并非如此,承受壓力者更容易安于現狀,而非朝目標奮進。
增壓力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認知心理學家拉爾斯·施瓦貝帶領同事征募69名體重正常、身體健康、愛喝橙汁和巧克力奶的大學生。研究人員把他們隨機分成4組,一組服用氫化可的松,提升體內皮質醇水平;第二組服用一種名為“育亨賓”的藥,提升腎上腺素水平;第三組同時服用上述兩種藥;第四組服用安慰劑。
隨后,研究人員讓志愿者執行計算機任務,挑出特定符號,完成后給予獎勵,可以不限量食用橙子或巧克力布丁。
施瓦貝告訴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記者,這種隨意食用“降低了獎勵的價值”,舉例而言,任意享用巧克力布丁減少了可可對志愿者的誘惑,隨意吃橙子減少了橙汁對他們的吸引力。
失目標
執行第二項計算機任務時,志愿者可以保持老習慣,選出與第一項任務中相同的符號,獲得類似獎勵,巧克力奶或橙汁;也可以挑選不同符號,任務難度稍大,獲取新獎勵。
結果顯示,服用安慰劑的第四組志愿者對第一次獎勵感到滿足,朝新獎勵努力。只服用一種壓力激素的志愿者也開始朝新目標前進。
但對同時服用兩種壓力激素藥物的第三組志愿者而言,滿足感毫無效用。那些食用巧克力布丁的志愿者,選擇相對簡單的任務,挑選相同符號,以贏取巧克力奶。
成習慣
研究人員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MRI)掃描第三組志愿者大腦,發現與目標導向行為相關的眶額葉皮層和內側前額葉皮層兩個區域活躍度降低。此外,所有志愿者與習慣學習相關的大腦區域活躍度相似。這說明兩種壓力激素相互作用降低了大腦與目標導向行為相關區域的活躍度,但壓力激素不影響習慣性行為相關大腦區域的活躍度。
研究人員在由最新一期美國《神經科學期刊》發表的論文中寫道,“對目標導向系統的損傷引起習慣性行為”,容易削弱人們改變行為的能力。
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能解釋為何人們承受壓力時容易恢復不健康生活習慣,上癮者為何容易復發,“眾所周知,壓力是上癮,尤其是成癮行為復發的主要誘因之一”。
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治療成癮障礙人群。
責任編輯:劉燕2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您可能還會關注的
·久坐的危害大!謹記6原則 讓白...
·青年心理問題加重擴大 80%跟...
·自殺成中國青壯年人首位死因 2...
·八種美味食物可讓你吃掉壓力
·日本男性搞怪減壓:戴男士胸罩可...
·研究顯示減輕壓力更易減肥
·調查顯示中國商業領導人壓力世界...
·八個方法控制壓力 教你如何讓自...
·日常保健按摩腳底或梳頭可緩解壓...
·銷售出現整體下滑 藥店壓縮開支...
十大評選人物訪談熱點事件更多>>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