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9/15 13:27:56 來源:
未知
T|T 衛生部今日(11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據悉,中國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5歲兒童乳牙齲病的患病率為66%,中年人和老年人齲病的患病率分別為88.1%和98.4%。
《要點》共分為六個部分:
一、維護口腔健康,促進全身健康
(一)世界衛生組織對口腔健康的定義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二)口腔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端,具有咀嚼、吞咽、言語、感覺和維持頜面部形態等功能。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礎。
(三)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可相互影響,常見的牙周病會誘發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早產、老年癡呆等。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也會在口腔有所表現。
(四)口腔疾病是可以預防、控制和治療的,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與定期口腔專業保健相結合可維護口腔健康,促進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質量。
二、牙周病和齲病是最常見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
(一)牙周病和齲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5歲兒童乳牙齲病的患病率為66%,中年人和老年人齲病的患病率分別為88.1%和98.4%。
(二)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膜,是齲病和牙周病的致病因素。有效刷牙是減少和控制牙菌斑最主要的方法。如果牙菌斑沒有被及時清除,就會鈣化形成牙石,增加牙周病發生的風險。
三、齲病、牙周病如不及時治療,最終會導致牙齒喪失
(一)齲病早期沒有自覺癥狀,只有通過定期檢查才能發現,及時治療效果好;如任其發展,會出現疼痛、牙根發炎,腫脹,治療復雜、費用高,甚至導致牙齒喪失。
(二)牙周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是成人牙齒喪失的首位原因。牙齦炎主要表現為牙齦出血,可治愈但易反復發生。牙周炎是牙齦炎進一步發展的結果,可出現牙齦紅腫出血或退縮、牙齒松動、移位、口腔異味等。及時治療可控制病變,但需長期維護,否則會加重或復發。
四、齲病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
(一)氟化物可有效預防齲病,應用方法包括全身及局部用氟,局部用氟主要有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以及口腔醫生使用的含氟涂料和氟化泡沫等。
(二)窩溝封閉可有效預防窩溝齲,窩溝封閉的適宜年齡:乳磨牙在3-4歲,第一恒磨牙(六齡齒)在6-7歲,第二恒磨牙在11-13歲。
(三)減少吃糖的次數,少喝碳酸飲料,避免口腔內細菌利用其產酸破壞牙齒而產生齲齒。
五、牙周病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
(一)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使用牙線或牙間刷。
上一頁12下一頁在本頁顯示剩余內容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您可能還會關注的
·衛生部要求加快預警體系建設
·衛生部規定限用抗生素 門診輸液...
·衛生部要求查清黃金大米事件真相...
·衛生部官員:將進一步探索大病保...
·衛生部批準人參作為新資源食品 ...
·衛生部發布X射線攝影放射防護新...
·衛生部:8類大病保障 重特大疾...
·衛生部:尿毒癥等重特大疾病將補...
·落實部門職責比建健康福利部更重...
·衛生部4千億蛋糕引醫療企業爭搶...
·衛生部4千億引醫療企業爭搶 6...
·醫藥分開 衛生部推北京醫改經驗
十大評選人物訪談熱點事件更多>>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