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0/7 13:29:57 來源:
未知
近幾年來,有關新醫改的正面報道并不少,藥價連續下調、醫保的覆蓋面逐年擴大、以藥養醫現象正在逐步改善等等。但是,擺在普通家庭和病人面前的,卻仍然是“病不起”。據7月22日《京華時報》報道,2011年,我國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用為179.8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6632.2元。一次住院費接近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3,幾乎相當于農民一年的人均純收入。
這也意味著,盡管這些年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較快,但是,“因病返貧”仍然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任何一個家庭,只要有人生了重病、住了長院,都有可能“一夜回到從前”,或者說,過去的種種努力,都是“竹籃打水”。
造成住院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新的醫改制度推行之前就已經十分嚴重的藥價過高、醫療保障水平過低之外,新醫改制度推行以后出現的“過度檢查”,則是另一具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凡是到醫院看過病、特別是有過住院經歷的人都知道,新的醫改制度推行以后,醫院為病人檢查的“力度”明顯加大了,不管生什么樣的病,也不管是否住院,檢查的范圍都被醫生無限制地放大了。也正因為這樣,象感冒發燒檢查梅毒感染、拉肚子檢查CT等奇怪而又可笑的現象也就頻繁出現了。更重要的,這些現象大多發生在本就生活條件較差、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患者、特別是農村患者身上。
對于“看病貴”的問題,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一般來說,覆蓋率達到90%就可以認為是全民醫保,我國現在覆蓋率是95%,已初步進入全民醫保國家行列。說實話,我們并不否認這樣的觀點,按照有關方面統計的數據,我國確實已經進入了“全民醫保”的行列。但是,“全民醫保”不代表“全民看得起病”。在醫保水平還比較低、個人承擔部分還相當高的情況下,象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6632.2元這樣的“水平”,有幾個家庭承受得起呢?這樣的“全民醫保”,能夠稱得上是一種社會福利嗎?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