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1/24 14:09:39 來源:
未知
在中國,醫療新技術的教育往往由強生這樣的大公司所推動,當然,它們這是做生意。
在開始一場手術之前,醫生們正面向手術臺默哀,對象是已經被安樂死的小豬。
這個手術室與醫院的一體化手術室毫無差別,但參加手術的醫生們還有別的身份—強生腔鏡結直腸系統培訓課程高級班第九期的學生。在這個級別的培訓課上,醫生們才被允許參與動物實驗。
在強生醫療北京學術中心出現的面孔會不定期更換,一期培訓課程結束后,將會有另一撥新的面孔出現。按照強生自己的統計,目前參與過強生培訓的中國醫生超過10萬人,這個數字占中國能夠進行微創手術的醫生總數的20%。
參加課程的醫生來自于各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具備豐富的開放結直腸手術經驗,根據強生的招募標準,他們每年親自操刀的手術應不小于50例,不過他們用微創技術進行手術的經驗卻還是零。
與開放手術相比,微創手術以電子鏡像代替肉眼直視、以細長器械代替手術刀,手術產生更小的組織損傷,也更有利于病人恢復。從1987年首創后,目前在發達國家的手術率可以達到70%到80%,但即使在中國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里,以結直腸手術所屬的普外科為例,大約只有20%的醫生能夠用腔鏡技術來進行手術,而在二三線城市,以腔鏡技術進行結直腸手術的比例不超過10%。
這對于強生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2009年開始,在強生三大業務中,醫療器材和診斷產品的銷售額已經超過制藥成為貢獻最大的業務—另一大業務是包括嬰幼兒用品和露得清等在內的消費品及個人護理業務。2011年強生醫療的銷售額為258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的68%,同時在全球該領域中位居第一。
與GE、西門子或奧林巴斯[微博]等醫療器械生產商不同的是,強生的產品基本圍繞外科手術所展開,它們大多是一次性耗材:傷口護理材料、愛惜康縫線、止血紗布速即紗,以及微創手術中使用的吻合器、縫合器等。微創技術的發展給強生醫療帶來了機會,1992年,子公司愛惜康內鏡外科公司成立,主要從事創新外科手術器械的研發、制造及銷售。2011年該子公司的銷售額達到51億美元。
強生醫療專業教育部高級總監黃益群說,在美國的微創外科手術中,作為手術所需器材的提供者,強生能夠占到40%的市場份額。
強生在該領域的最大對手是Covidien公司,其2011年醫療設備收入為78億美元,其中微創手術所需的吻合器就占收入的13%。
“歐美國家的醫生們信任強生品牌,”黃益群說,“而在中國,真正推廣的障礙在于能夠運用微創技術進行手術的醫生實在是太少了。”
培養更多掌握先進手術技能的醫生,然后出售更多的產品—這個策略從愛惜康內鏡外科公司成立當年已經開始。1992年,強生第一家學術中心在美國成立,接下來是巴西、德國、日本、哥倫比亞、印度,2001年和2005年它在中國分別建立了強生醫療上海學術中心和北京學術中心。目前強生醫療在全球擁有12家這樣的學術中心。
杜曉輝現在是解放軍301醫院海南分院院長,同時是強生北京學術中心的培訓導師。2005年時,他是這個中心第一批的培訓學員。除了理論知識,杜曉輝會在一種訓練器前學習如何運用真實的手術器械挪動一粒黃豆(4761,15.00,0.32%)。“開放環境下與通過腔鏡操作器械完全不同,需要從頭開始找感覺,”杜曉輝說,“一系列動作都有考核標準,如果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操作,那你可能就不具備做微創手術的先天條件。”
當時,強生把一臺訓練器借給301醫院,杜曉輝還給自己增加了難度,他每天買一斤葡萄練習如何在腔鏡下剝葡萄皮。301醫院從1999年開始開展微創手術,是中國所有醫院中最早的一家。
在強生的一整套學習管理系統中,核心是提供模擬手術、動物實驗的機會。除此之外,還包括培訓課程、遠程手術直播、在線網絡學習、論壇等。按照不同的學科,強生把培訓分為普外科、胸外科、婦產科、泌尿外科、骨科課程等。每一門學科都有一個進階的過程,與醫生的職業發展路徑相匹配。不同水平的醫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從不同級別的訓練課程開始,不同級別課程有一套達標審核,比如之前開放手術的成功數目、在這個專業的工作年限。要想進入高一級別的培訓,必須完成前一階段的考核。
臨床機會對于外科手術醫生來說十分關鍵,為了盡可能真實地模擬手術過程,強生研發了虛擬實景模擬器培訓。使用Lapmentor電腦模擬器,醫生可以在這臺電腦前完成一個完整的腔鏡手術,從手術器械、視覺效果到操作手感都與真實手術一樣。并且模擬器能夠監控每一個操作動作,在每一個模塊操作完成后及時將關鍵數據進行反饋。由于是電腦模擬,醫生可以多次重復相同的術式,并結合數據反饋進行改進。
目前外科、骨科和婦科都有類似的模擬器,“對于強生而言這就像開發一個新軟件一樣,每一類手術的模擬器都是不斷完善的過程。”黃益群說,研發在強生全球的技術層面展開,但她沒有透露公司為此投入的研發費用。
在模擬器訓練和網絡學習課程之后,合格的醫生才能由導師帶領親自操刀完成動物實驗—這也出于減少實驗豬使用數量的目的。實驗過程全程監控,包括動物的情緒是否出現異常。這也是培訓課程的最高階段。
強生北京學術中心現在擁有2個動物實驗室,10個手術臺,每個手術臺都配備手術操作和監護設備。這里配備整套的腔鏡手術設備,而其中呼吸機、麻醉劑、心電監護儀是特別購置的動物專用型號。
當然,強生不是唯一一家會邀請杜曉輝和其他醫生參加其培訓課程的醫療器械公司。與美國有學會組織專門的培訓系統,對醫學界的新技術進行再培訓不同,中國目前還缺乏類似的教育基金和資源,因此醫學院學生往往缺乏臨床訓練,在畢業之后幾乎沒有機會進行系統的再教育。這導致很多醫療新技術往往都是由行業的領導企業如GE之類的公司通過培訓教育推動起來的。通過培訓讓醫生熟悉自己的產品從而促進銷售已經成為慣例的做法。
強生在中國的競爭對手法蘭克曼公司采取的方式是學術交流會議,而康迪公司則建立了國內培訓中心,不過大多數培訓是不定期展開。
從2005年開始,強生醫療開展的培訓項目共有3000多個,黃益群舉例說,中國腹腔鏡結直腸手術80%的醫生都參加強生醫療的培訓。
為此強生每年在設備添置和維護上的硬件投入大約為3000萬元,滿負荷運行下培訓課程所需要的包括聘請專家、動物實驗、器械運用在內等支出大約為2000萬元,而外地醫生的食宿費用也由強生公司承擔。
當然,強生也能同時看到它在中國的事業增長。在一臺腔鏡手術中,包括冷光源、呼吸機等在內的大型設備并不是強生的產品線范圍,但是手術中所需的包括內窺鏡、縫合器、螺釘、縫合線在內的耗材一般價值在七八千到一萬元左右,這是強生所擅長的領域。
“受訓醫生和銷售的推銷對象是嚴格分開的,在醫院里醫生和采購也是分開的,”黃益群解釋。不過強生也并不否認由此帶來的間接效應,“接受強生培訓的醫生在了解和熟悉強生產品之后,多少會對強生產生好感。”
杜曉輝就說自己會選擇使用強生產品。“作為醫生,安全是第一,所以接觸了一個好產品并且使用習慣之后會再次選擇。每一個品牌的產品在實際操作中都會有細小的手感差別,這些細小差別在手術過程中至關重要。所以醫生不會冒風險去使用自己不熟悉的產品。”
根據強生的財報,2010年其醫療器械業務的全球增長是4.6%,而在金磚四國市場增速為14%。2011年,新興市場同樣表現出更高的增長率。在財報中,強生也特意強調公司擁有一個廣闊和不斷增長的醫療手術培訓機構,去培訓和教育醫護人員使用強生的產品。
中投顧問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增長速度預計在17%左右—強生透露其增長率高于這個水平。其中,跨國巨頭在高端醫療器械市場中占據了80%份額,GE、西門子等強于大型設備,而一次性器材市場則強生占據第一。
但是強生醫療還有更大的野心。中國醫院分級制度明顯,一線市場里是1300家三甲醫院,著重復雜手術;二線市場里3900家二甲醫院則進行簡單手術治療。除了在一線市場繼續開拓,強生還不想錯過二線市場。
以外科手術器械為例,強生在一線市場能夠占據70%以上份額,但在二三線市場,市場份額還“非常低”。
中國醫改有一個8500億計劃,這使得縣級醫院的硬件設備改進有了很大可能,強生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針對二三線市場的公司上海邁思強,銷售的產品多是印度以及中國本土研發的產品。2010年,蘇州成立研發中心,也在針對二三線市場研發針對性的產品。
目前強生品牌的耗材都是國外進口,而價格低幾乎1/3的中國品牌在二三線市場更受歡迎。
在微創手術器材領域,包括法蘭克曼、康迪、瑞奇公司的吻合器、縫合器產品也已經進入國際市場。
產品價格沒有優勢,強生延續一貫策略,依然希望通過培訓更多熟練操作的醫生來增進業績。
“我們曾經去一個三線城市的醫院考察,交通很不方便,而中國的二三級醫院大多數處于這樣的地理位置,”黃益群說,3900家醫院在數目上是一線市場的3倍,僅從交通分布的情況來說,要想全面覆蓋,培訓的成本將會非常大。
為此強生選擇了更經濟的做法,建立學術網站提供在線教育培訓。同時,它試圖在二三線市場當地尋找有影響力的醫院建成小的學術中心,在學術中心定期邀請專家講解,周邊地區通過遠程教育設備學習。
醫院顯然樂于得到這樣的培訓。一個新技術的手術本身將提供更高的收益,同時微創手術恢復期短,意味著病房周轉率的提高,醫生可以完成的手術臺數增加。與此同時,新技術的推廣以及應用代表了整個醫院的水平,會吸引更多的政府資金投入以及病患流量的增加。
當然強生還在衡量成本與收益的可能,強生醫療學術中心兩年前開始對二線市場的醫院進行培訓,目前95%的醫生仍然來自一線市場。
杜曉輝以及其他早期接受培訓并成為專家的醫生已經開始承擔繼續培訓的任務,除了受聘在強生學術中心講課,301醫院也開設了培訓中心,每年培訓10名左右二三線城市的醫生。
“這個數字當然不夠,所以才會有大醫院人滿為患,醫生忙不過來、病人看不上病的情況。”身為醫生的杜曉輝深有體會。他希望由統一的協會機構來建立培訓機制,對現有醫生建立準入制度,通過培訓認證之后才能進行手術。在此之前,強生還在計劃擴大自己的培訓計劃。不久之后,它在中國的第三家學術中心將在一個南方城市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