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2/6 13:39:44 來源:
未知
企業的生存之道,均始發于像數學符號“π”一樣永不重復也永不結束的良好期愿,但卻也擺脫不了必然遭遇產業環境的無數未知性與變化無常。
面對抗生素的限用、腫瘤藥的降價、GMP規范、仿制藥審評變革等新政沖擊,醫藥產業生存必將會受到一定影響。
但值得欣慰的是,近十多年,醫藥行業通過并購整合,改善和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更有一批行業領先的上市企業通過并購實現了行業整合、整體上市和增強控制權等做優做強的目的,同時催生出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企業。
盡管業界普遍相信醫藥行業通過企業間的并購整合,將實現業務協同、優勢互補,減少同業競爭,規模效應將在打造醫藥行業全產業鏈,提升長期盈利能力的同時,也成功解救“多、小、散、亂、差”的舊有格局,成就集中度的聚核效應。然而,我們還應該看到,擴張、并購,內生,外延……生存與發展的故事永遠沒有整齊劃一的標準、格式、對錯。就像少年派在大海上的奇幻漂流,沒有經歷過,便永遠不知道將遭遇什么。
在管理層力促醫藥并購重組的預期下,去年以來開始的醫藥行業重組整合步伐將加速,行業也有望迎來更多的重組機遇。
但另一方面,也應該將目光放長放遠,因為并購大潮不只是在“內海”玩玩的游戲。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企業走出去的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時,全球產業并購整合機會也是實現跳級跨越的“良機”。事實上,海外并購已經成為中國藥企在短期內提升技術研發水平、創建知名品牌、創新管理模式、拓展營銷風格等最為快捷的途徑。
事實上,國家層面也在探討如何為到海外進行技術并購的企業形成良好、規范的國家政策體系,包括技術系統、商務系統、國資委系統等部門都在以不同方式支持企業并購海外技術和企業。而這一利好即意味著,那些擁有強烈“出海”意愿的企業,只要備足現金流和創新商業模式的“求生物資”,便有機會率先引進國際新技術,引領“內海”市場的產業結構升級。
可以說,兼并重組為企業高速發展提供了一種捷徑,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更關乎于信仰。剛剛開啟的“黃金十年”,是產業重構和走向集中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集中度提升和產業多極化。并購作為產業重構與走向集中最快捷、最主流的路徑,是“大魚吃小魚”?是“蛇吞象”?還是“強強聯合”?沒有人可以預先知道這次中國醫藥產業并購大潮過后,沙灘上留下的會是什么。
對于醫藥企業來說,在快速獲得規模優勢、互補品種以及參與國際競爭等誘惑下,把目光投向哪個領域都有其自身的生存信仰。因此,政策重拳也好,經濟衰退也罷,時間是篩子,最終會淘盡一切沉渣。
成功故事的解讀,只有經歷之后才能示于眾人。然而每個成功的背后,可能都有N種版本,相信哪一種,只關乎于你的信仰是基于生存還是源于夢想。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當我們正視這些恐懼、焦慮、生存、發展、代價等等時,都正如企業在無論艱苦或是絕境中都必然面對的一切經歷與過程,如果有信仰,那就會變得像薩松所說:“我心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