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華東醫藥集團董事長李邦良
中國虎網 2006/7/6 0:00:00 來源:
未知
說到華東醫藥的發展,人們就不能不提起“華東”的領頭人、堪稱“華東之魂”的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邦良先生。13年來,在董事長的帶領下,華東人抓住了每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走出了一條以自主創新、專注專科特殊用藥的發展道路。李邦良作為華東醫藥的“靈魂”,他的思考永遠與時俱進,他的腳步永不停歇,他的夢想總能實現。
記者: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李邦良:華東醫藥是免疫抑制劑藥物的國內品牌龍頭企業,具有良好的品牌和技術優勢,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完善的營銷體系,充滿活力的經營機制與企業文化,以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公司一直以來具有較強的產品營銷能力和品牌運作能力,在免疫抑制劑、糖尿病用藥、消化道用藥等領域均建立起了一線國內品牌。公司始終堅持“要么第一,要么唯一”,“不求品種最多,但求品種最大”,“不求規模最大,但求效益最好”,“專注專科用藥”的經營理念,精做技術,深挖市場,嚴抓管理,在競爭中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記者:華東醫藥的企業文化精髓是什么?
李邦良:華東醫藥的企業文化提倡獻身精神與創新精神,體現“要么惟一,要么第一”的創新觀念,樹立公司二次創業、艱苦奮斗的堅定信心。我認為建立企業文化的本質就應該是培育大家的認同感,有了認同感,所有員工與企業就可以同生息、共患難。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同后,它就會成為一種凝聚力,從各個方面把其成員聚合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記者:請介紹一下國內免疫抑制劑市場的發展前景?
李邦良:免疫抑制劑是醫藥行業的特殊用藥。在進行異體器官移植時,由于免疫系統對于被移植器官有排異作用,需要應用免疫抑制劑來移植人體本身的免疫能力,使得器官移植順利進行。目前,我國免疫調節劑市場購藥總金額約為100億元,其中免疫抑制劑市場約65億元,占了我國免疫調節劑市場的65%。國內免疫抑制劑市場份額看,環孢素和麥考酚酯占據了前兩位,合計占到近40%的市場份額。隨著國內醫療技術的進步,器官移植數量日益增多,已經居亞洲首位。器官移植市場擴大引致對免疫抑制劑藥物的需求。由于器官移植屬于特殊性技術,該技術壁壘高,增長率保持較高水平,發展空間比較廣闊。
記者:請介紹一下華東醫藥幾個拳頭產品的在市場的優勢?
李邦良:依托百令膠囊和賽斯平兩大品種,公司成為免疫抑制劑市場的國內龍頭企業,在國內免疫抑制劑市場上占據了優勢地位,銷售額接近2億元,市場份額排名第四位。百令膠囊是浙江省近50年第一只國內獨家生產國家一類中藥新藥,而賽可平和賽莫司的推出,豐富延伸了免疫抑制產品線,賽可平和賽莫司可以充分借力賽斯平的銷售渠道,銷售邊際效應明顯,同時前期在免疫抑制劑市場的銷售經驗積累也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
近幾年來,企業注重國際級大品牌產品的研發和引進,目前公司已擁有了三家跨國公司的拳頭產品,分別是瑞士諾華公司的環孢菌素(賽斯平)、德國拜耳公司的阿卡波糖(卡博平)以及瑞士羅氏公司的嗎替麥考酚酯(賽可平)。
塞可平是主要用于器官移植的創新類藥,國內同類產品僅有羅氏公司的"驍悉"。"驍悉"是羅氏全球前十大藥物之一,年銷售額達到4億元。我國器官移植近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該項新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將成為華東醫藥銷售上億元的新拳頭產品,公司產品定價為羅氏驍悉2/3左右。借助低定價和銷售渠道協同效應,該產品有望取得較快的銷售增長,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記者:公司2005年度財務和經營情況如何?
李邦良:華東醫藥200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8423萬元,利潤總額13923萬元,凈利潤6731萬元,每股收益0.1771。其中凈利潤和每股收益均同比增長120%以上。2005年華東醫藥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47%,而凈利潤卻增長120%,一方面是由于所得稅支出下降,實際稅率從52%下降為38.5%,直接增加凈利潤1880萬元。另一方面是公司工業生產和商業經營態勢良好,在浙江省區域保持領先地位。其中,控股子公司杭州中美華東制藥去年實現凈利潤8626萬元,另一控股子公司寧波華東醫藥實現利潤1076萬元。制造分公司的阿卡波糖原料藥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收入由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部分構成。
記者:公司對進軍國際市場有什么打算?
李邦良:根據我們公司的產品結構現狀與人力資源現狀,我們準備定三個目標,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大約用三年時間,公司主打產品以原料藥爭取通過FDA驗收,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同跨國公司競爭或合作,成為跨國公司的原料藥供應商。商業片走“引近來”的戰略,進口代理產品逐步擴大,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出口銷售規模爭取達到兩個億。
第二階段:時間大約5-7年,爭取制劑產品打入國際醫藥市場,實現出口銷售3-5億元。制劑主要劑型爭取通過FDA檢查合格。商業片要繼續抓住國際醫藥產業鏈重組的機會,爭取與跨國商業公司合資經營,進一步轉換經營機制。
第三階段:時間大約5-10年。隨著公司的原料藥與制劑并舉進入國際市場,爭取在國外籌建辦事機構或生產基地。爭取出口銷售5-10億元。
記者:公司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那么在這方面又是如何做的呢?
李邦良:2006年2月8號,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研究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隨著該指導意見的逐步落實,此舉意味著醫療保障體制改革有了具體而明確的措施。對醫藥板塊帶來重大利好,特別是具有自主創新的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的新產品或快速搶仿的新產品將會獲得較多的價格保護,后續跟進企業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將會大幅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醫藥行業的研發積極性。中國加入WTO后,華東醫藥始終都把目光瞄準在高科技、高附加值、高難度的新產品上。目前,華東醫藥積極做好新產品的儲備工作;不斷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提高技術水平,引進新技術,通過技術創新改進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利用企業現有的技術、銷售等優勢,站穩腳跟,并爭取走出國門,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做強做大華東醫藥。
記者:遠大集團作為華東醫藥的實際控股人,請談一下遠大為什么要如此深入的介入華東醫藥呢?
李邦良:第一、這是現代綜合性集團發展戰略的客觀需要。作為多元化、股份制的現代企業,在投資取向上除了要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終極目標外,還必須研究代表生產力前進方向的新興領域,并進行必要的戰略投資。
第二、華東醫藥發展穩定,業績較好。華東醫藥系醫藥工商一體化企業,具有較好的成長性和較強的可塑性,一直以來對華東醫藥的經營管理層充滿了信心。
第三、看好生物醫藥行業領域的發展前景。華東醫藥在特色品種的開發引進和市場化推進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通過華東自身的發展積累,也使公司更能把握行業良好的發展機遇。
記者:藥品降價對華東醫藥有何影響?
李邦良:藥品降價肯定會對華東醫藥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能夠被公司自身的增長所消化。由于華東醫藥不斷推出新品種,新品種的毛利率較高,公司的產品結構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高毛利率的新品種逐漸代替受降價影響毛利率下降的品種,使公司整體的毛利率基本穩定。一系列的行業調整政策,將促進醫藥競爭秩序走向規范,促進優勢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記者:國家為鼓勵創新制定的研發費用抵稅政策對華東醫藥有何影響?
李邦良:2006年2月,國務院在《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中指出,“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投入的所得稅前抵扣力度。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當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稅法規定在5年內結轉抵扣”。勿庸置疑,公司將受益于上述鼓勵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但上述稅收優惠政策將于2007年正式實施,并且,其對公司業績的具體影響需待有關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出臺后,經稅務部門確認后才能知道。
記者:作為醫藥類企業,銷售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公司目前的銷售工作情況如何,今后是否有提升空間?
李邦良: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收入由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部分構成。華東醫藥的商業網絡一直在國內醫藥商業中占有優勢,擁有上市醫藥企業中少見的“工商一體”格局。華東醫藥目前的營銷人員已從1993年時的5個人發展到遍布全國的500多人,除青海、西藏、臺灣之外,在各個省份都建立了強大的營銷網絡。華東醫藥在今后的發展中,將努力接軌國際,推進物流管理;堅持管理創新,建設新型企業。
記者:公司將如何改變商業板塊薄利的局面?
李邦良:華東醫藥商業板塊擁有醫藥連鎖經濟的優勢,在醫藥經濟輻射與接受輻射的互動中加強了區域間的關聯性。目前以上海為輻射源點,以江、浙、閩、皖為接受輻射源商業圈,形成一個多層次的藥業市場布局,輻射關聯都產生良性循環。尤其是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成功后,進一步提升了華東醫藥市場化程度,輻射關聯成為全國醫藥行業的亮點。構筑醫藥零售核心競爭力,以敏銳的眼光、強大的市場與創新能力走國際化經營之路。利用良好的聲譽和成熟的市場網絡,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并與國際接軌的社會化、專業化、現代化藥品物流配送新型業態。另外,華東醫藥商業片也將在接軌國際工作中有所作為,尋找與跨國公司的合作機會,積極引進跨國制藥的產品在國內做總代理,在經營結構與經營模式上走出一條新的路子來。
記者:華東醫藥靠什么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了這種發展態勢?
李邦良:2003年華東醫藥提出“三個三年規劃,十年再造一個華東”的目標,2004年至2006年是公司的第一個三年規劃時間,從目前情況來看,進展非常順利,未來幾年也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2005年以來,本公司在資源整合、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和強化管理等方面都表現出突出的執行力,并取得了優異的經營業績,同時公司亦擁有高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