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1/4 13:25:55 來源:
未知
臨近年末,醫藥企業股權轉讓悄然增多,多家產權交易所頻現交易大單,醫藥業整合烽煙再起。從市場格局來看,北京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本輪行業整合的弄潮者。業內人士表示,在產業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雙輪驅動下,醫藥產業正朝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并逐步擺脫產業小、散、亂的現狀。面對這樣一個長期受到政策約束的傳統行業,國資力量有望成為新一輪資源整合的重要驅動力。
年末掀起股權轉讓風
日前,北京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出股權轉讓公告,擬以3172.95萬元的價格,將所持有的醫科達北研(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20%股權轉讓。除此之外,上海、江蘇、山東等地的產權交易所也相繼有一批藥企股權被掛牌,為年末整合大潮推波助瀾。
成立于2000年12月的醫科達北研屬國有參股企業。目前,醫科達AB(公眾公司)持有其80%股權,為第一大股東,北京醫藥集團持有剩余20%股權,位列第二大股東。
對于標的企業的轉讓,北京醫藥集團未作解釋,但財務數據顯示,醫科達北研盈利能力不甚突出,公司201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95億元,實現凈利潤91.42萬元。進入2012年則有繼續下滑趨勢,公司截至9月30日實現凈利潤總額為-1481.58萬元,所有者權益為-1933.7萬元。不過也有分析指出,只有接盤方現身,才能明確北藥集團的真正意圖。
除醫科達北研股權的掛牌轉讓外,山東省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公告表示,擬以996.04萬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山東魯信藥業有限公司57.14%國有股權掛牌轉讓;南京高新技術經濟開發總公司在江蘇省產權交易所公告,擬以3407.52萬元的參考價格,將所持有的南京海昌中藥集團有限公司35%國有產權掛牌轉讓;上海中山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告,擬以1186萬元的價格,掛牌轉讓上海東虹醫藥有限公司5%股權,東虹醫藥同樣屬于國有控股企業。
國資力量或成幕后推手
以上幾家掛牌的標的企業,既有產、學、研各方共同主導成立的藥企,也有外資公司參與的藥企,業績方面參差不齊,但國資力量對股權轉讓的推動顯露無遺。
以東虹醫藥的掛牌為例,公司2012年1~9月實現凈利潤1357.78萬元,可謂經營穩健,股權出讓方中山醫療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額投資的企業,其出讓行為不但取得中山醫院的批準,還獲得了衛生部的同意,而包括國藥控股、上海廣慈醫學高科技公司在內的老股東同時表示不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魯信藥業則是由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省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山東孟氏拔罐研究所共同持股的公司,公司截至2012年10月31日僅實現凈利潤-7.86萬元,老股東似乎因此對該筆股權興趣有限,均表示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對于這筆轉讓,山東省國資委表示認可。
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化正給醫藥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在行業主管部門看來,醫藥企業的整合將是大勢所趨。早在2012年6月,工信部便會同國家藥監局等部門,研究制定促進醫藥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措施,如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完善企業集團內轉移藥品生產批件的政策等,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后的資源整合。工信部人士曾表示,將通過促進醫藥業并購重組,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結構性問題,改善企業研發投入低、重大疾病藥物和高端診療設備依賴進口、生物技術藥物規模小、制劑發展水平低、出口產品附加值低的局面。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