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獲悉: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首次實現了師承學習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的順利銜接,1026名繼承人結業考核合格,出師率達到了97%。其中,644名繼承人申請了臨床醫學(中醫師承)專業學位。這是我國在中醫師承教育與專業學位教育相結合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的首次嘗試,也是我國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方式的首次創新。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煉介紹,師承教育是千百年來中醫藥
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是傳承
中醫藥學術思想、經驗和技術專長的有效方式,以言傳身教、傳承學術經驗為特點,以中醫藥理論認識、實踐經驗、思辨特點、認知方式、道德修養為主要內容,以跟師學習為主線,是中醫藥學得以延續和發展的主要形式,歷代中醫藥名家的獨到學術經驗經過一代又一代后學者長期跟師的實踐,口傳心授,反復揣摩,逐步領會,掌握真諦,并創新發展。
中醫藥學的特點和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的特殊性,決定了師承教育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來,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財政部、教育部、衛生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探索出在院校教育中引入中醫藥師承教育的培養模式,相繼開展了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名老中醫藥專家和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中醫藥傳承博士后培養等一系列中醫藥師承工作。同時將師承教育融入了縣級中醫臨床技術骨干、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和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中醫藥人才培養工作中,為中醫藥人才的培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作為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全國老中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已成為中醫藥師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1990年、1995年和200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人事部、衛生部等有關部委先后開展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工作經驗繼承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總結前三期繼承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08年又啟動了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長洪凈介紹說:“這一次師承工作與前三批的師承工作相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實現了師承工作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的銜接,專門設立了臨床醫學(中醫師承)專業學位,這是中醫師承教育與專業學位教育相結合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的嘗試,也是我國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方式的創新,在中醫藥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2012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衛生部與國家中
醫藥管理局五部委再次合作,遴選確定了734名指導老師和1465名繼承人,啟動了第五批全國老
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師承工作,將中醫藥師承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銜接工作進一步推進。未來還將啟動全國基層老中醫藥專家經驗繼承工作,形成不同層次、多方位的、滿足不同需求的中醫藥師承工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