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學轉換醫學》刊物最新一期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對付瘧疾的新型速效藥,可以避免目前抗瘧藥物的問題,即隨著瘧原蟲不斷增加的耐藥性,其藥效常常降低。
科學家們說,這種新的抗瘧疾藥也許在對付這種熱帶殺手方面具有決定性的優勢。
美國俄勒岡
健康與科學大學的邁克爾·里斯科表示,這種被稱為ELQ-300的新藥,瞄準的目標是線粒體——即寄生蟲細胞中產生能源的結構和它們所產生的DNA構建塊。
“瘧原蟲線粒體充當一個加工廠,生產這些DNA構建塊,但這完全被ELQ-300阻止了。”里斯科解釋道。“研究表明,這種藥物快速關閉了這個過程,只用了大約10分鐘時間。”
里斯科補充道,也許抗擊瘧疾的最大障礙是瘧原蟲變異和形成抗藥性的能力。他指出,在實驗室利用動物所作的測試中,這種寄生蟲并沒有對ELQ-300形成抗藥性。“這些發現表明,如果這種藥物最終得到開發用于人類,那么它就可以在抗藥性出現前獲得一個長久且有用的臨床使用時間。
里斯科說,這種新藥似乎比目前的抗瘧
藥品更加有效。“ELQ-300A在治療鼠瘧時,與目前臨床使用的常用藥物相比,療效大約高了30倍。”
里斯科和他的同事們介紹了ELQ- 300的其他優勢:制作成本比現有的藥物要便宜得多;而且它也許只需較低的劑量就非常有效;它可以同另一種藥物結合起來,僅需一劑藥物,就可治療瘧疾。
在對實驗室老鼠進行了成功的試驗后,ELQ-300將開始實施人體試驗,以確保人體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