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4/19 13:24:34 來源:
未知
病人檔案:
小雯14歲江蘇人
病人自述:“怪笑”陪了我14年,讓我苦不堪言。
我出生3個月,家人就發現我很愛“笑”。有時候大人也沒逗我,我就呵呵地樂開了,“笑”起來也有點怪怪的,下巴抖動得特別厲害,不過五六秒時間過后,我又會突然“冷靜”下來。家人說,當時估計我是個樂天派,所以笑起來也有點特別。
到了3歲,我還是愛“笑”,但看著有些別扭,左臉的“微笑”更明顯,右臉卻有點“皮笑肉不笑”,每次“怪笑”三四秒,又和沒事人一樣了。父母觀察后發現,我的“笑”似乎和情緒沒有什么直接關聯,有時候不高興的時候也會突然“開笑”。這樣的奇怪現象有時候一天發作兩次,有時候一個月也見不到一次。
7歲開始,我的“笑容”更加怪了,每次一“怪笑”,左臉就抽搐得厲害,雖然人很清醒,但說不出話,感覺很難受,幸好時間不久,大約10秒鐘左右,但父母已經隱隱感覺擔心。
開始嚴重起來,是從兩年前開始的,“怪笑”一發作,整張臉都會抽動,手腳也僵硬地變得不聽使喚,胸口像悶著塊大石頭一樣,肚子里發出“咕嚕咕嚕”的怪聲。雖然我是清醒的,但是無法控制。
起初發作的次數不頻繁,現在越來越嚴重,每天發作三四次,有時候我正在上課,有時候在家看電視,有時候和同學正在做游戲,“怪笑”就出現了,非常苦惱,已經開始影響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醫生診斷:小雯的“笑”,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發生,伴有面部小抽動和四肢肌張力增高。之前“怪笑”前都沒有任何發作先兆,但最近一年來,每次發作前,小雯都會感覺頭暈。
我為小雯做了視頻腦電圖監測,結果顯示有癲癇樣放電,可以診斷為癲癇。追問小雯的出生史,雖然她當年足月出生,但生產時遭遇難產,出生后有頭皮下血腫。經過神經影像學MR等檢查,發現小雯的癲癇是由于下丘腦錯構瘤引起的。下丘腦錯構瘤是一種先天性的微小腫瘤,它就有“癡笑性癲癇”為首發癥狀的特點。
通過立體定向丘腦射頻熱凝治療后,小雯沒有再出現過“怪笑”發作。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是功能神經外科最主要的疾病。
在很多人印象里,癲癇就是“羊癲瘋”,發作時病人會出現跌倒、口吐白沫、兩眼上翻、肢體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癥狀。事實上,由于異常放電的起始部位和傳遞方式不同,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
比如我還遇到過這樣一個年輕病人,出現沒有誘因的頻繁咳嗽,去看呼吸科,經霧化吸入等治療咳嗽后稍有緩解,但沒過多久又反復出現惡心、嘔吐,特別是在飲食后容易出現,病人做了胃鏡、胃腸造影后診斷為腸系膜動脈壓迫綜合征,按腸胃病治療卻沒什么效果,最后輾轉多個科室找到我,經追問病史,病人發作前有時有恐懼感,進一步檢查,最后診斷為一種顳葉病變引起的特殊類型癲癇。這是一類比較容易誤診的精神運動性發作,病人會突然出現幻覺、錯覺、異常行為,性情大變,甚至帶有攻擊性,但并非精神疾病,也可有自主神經異常表現,大約占癲癇病總數的20%~30%。
癲癇的許多不典型癥狀都帶有隱匿性,很容易被人忽視,因此,明確診斷非常重要,以免導致病情延誤。特別要提醒的是患者本人及其親屬或同事等目擊者,盡可能提供詳細而完整的發作史,這是準確診斷癲癇的基礎,如能提供病人發作期間的視頻資料就更加理想。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