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市場的低迷仍在持續,相關監測數據較5月基本一致。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權重產品價格有所變化,化工市場正在接近底部,并有望在9、10月前反彈。
據生意社價格監測,6月工信68價格漲跌榜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4種,漲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華東丙烯、粗苯、丙烯酸。環比下降的商品共53種,其中跌幅5%以上的商品共14種,跌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R22、顆粒硫磺和工業級正丁醇。總體來看,6月化工大宗商品均漲跌幅為-2.28%。
據了解,為應對下游低迷需求,目前國內外企業普遍采取壓低開工率、控制出貨的手段穩定市場價格,并已在粗苯、純堿、順酐等行業已取得明顯效果。
此外,近期澳大利亞終止對我國草甘膦反傾銷調查,以及農業部批準發放了三個轉基因大豆入華等因素,促進草甘膦市場需求向好。隨著國內外轉基因作物日趨增加,對草甘膦的需求仍將保持擴張態勢,6月微跌的草甘膦再次迎來多重利好,預計后市草甘膦呈上漲態勢。
生意社化工行業分析師張明表示,6月份國內化工市場已略顯企穩跡象,目前雖然多數產業鏈仍處于下行通道,但連續兩個月的漲跌產品比例穩定,透露出市場接近底部的信號。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重點監測的68個化工產品中,漲、跌、平數量與5月份完全一致,但僅有輕質純堿、煤焦油、醋酸三個產品連續兩個月占據上漲陣營一席之地,與5月份相比,6月上漲產品中副產品減少,市場積極權重有所增加。
張明同時提醒,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上漲品種多數還屬于被動上漲,人為操縱因素較多,真正下游需求利好并未直接參與市場。此外,在市場流動性得以保障的前提下,2013年化工行業投資勢頭仍將趨旺,造成的眾多產能過剩問題將加劇,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張明預計,“金九銀十”之前市場會啟動反彈,領軍產品將以受環保政策限制的品種為主,例如農藥原藥草甘膦、阻燃劑原料溴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