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7/20 11:26:28 來源:
未知
作者:徐秀雰 T|T 已成美國中產階級的他,主動放棄綠卡,回國創業
三個“中國合伙人”成就了民生領域的“兩彈一星”
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做讓國人吃得起的抗癌藥
丁列明是誰?
2002年以前,他是美國病理科執業醫師,醫學博士,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收入穩定,家庭美滿,在美國阿肯色州的小石城過著規律而安靜的生活。幾乎實現了一個華人的“美國夢”。
但這不是他選擇的最終人生。十年前,他和兩位搭檔選擇回國創業,研發靶向抗癌藥物。投資巨大,研發期漫長,風險更是無處不在,有人笑他們是“瘋子”和“傻子”。
作為貝達藥業三位創始人之一的丁列明,現在終于可以長長地舒一口氣,對著十年前的自己回眸一笑:“我成功了。”
那么,現在的丁列明是誰?他是貝達藥業的董事長,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他的團隊研發成功了世界第三個、中國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原衛生部部長陳竺曾稱贊這一成果“堪比民生領域的‘兩彈一星’”。
他是一個實現了美國夢,又回國追求“中國夢”的靠譜青年。
約丁列明吃飯,他爽快地答應了。
中午,記者一路驅車來到余杭經濟開發區的貝達藥業,此時室外的氣溫41攝氏度,可走進貝達的大樓,窗明幾凈,一下子讓人涼快許多。
見到丁列明時,他耳朵里塞著耳機,正在打電話。四天前在某個論壇上遇見時,他穿著條紋T恤、休閑褲,今天照舊是這么一身。憨厚的面龐上架著一副近視眼鏡,眼鏡的背后閃著睿智的目光。
放棄美國綠卡,回國創業
幾年前,丁列明到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對窗口的簽證人員說:“我要取消綠卡。”
他身后排著長隊、一心奔向美國的中國人,個個都很錯愕,瞪大了眼睛。
“對,他們就是這樣的表情。”丁列明指指我說。我問他,為什么?美國綠卡對于很多企業家來說,意味著出國更方便,不需要簽證。
“我想明白了,以后去美國的次數不會很多。”丁列明說,“所以我和你一樣,出國都得簽證,但這讓我更踏實,我回到祖國了。”
丁列明是浙江嵊州的農家子弟,1979年考上浙江醫科大學,1992年,已獲得傳染病學碩士學位的他遠渡美國深造。十年后,他為什么放棄已實現的美國夢,回國創業?
他從辦公桌挪到了我旁邊的沙發,坐了下來,“1992年我去美國深造時,那個時候國內外差距比較大,大家都很想出國。對我來說,出國十年,我也實現了美國夢,屬于中產階級。但從內心來說,總感覺那不是我的歸宿。”
“平常,一幫朋友在一起,總還是喜歡談論中國的事情,關注中國的發展。”他說。
機會來了,2002年,丁列明和朋友一直在研發的抗癌藥項目有了早期的成果。
“其實,中國更需要這樣的項目,再加上2002年國家開始出臺鼓勵創新的政策,這也鼓舞了我們。”
2002年8月,丁列明、王印祥、張曉東三位留美博士,決定一起把項目做起來,并在國內注冊了公司,研發的第一個產品就是國家一類新藥凱美納,這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靶向抗癌藥又稱為選擇性治療癌癥藥物,和“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化療藥物比,靶向抗癌藥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沒有傷害。
新藥研發有三高,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一旦研發失敗,就無果而終。
歷經10年坎坷,凱美納終于面世。經過權威機構的雙盲比對研究,凱美納的療效和安全性優于進口藥,給藥劑量和方案也更適合中國人。
“現在回過頭看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中國更需要優秀的生物醫藥人才,他們在中國能發揮更多的能量。”丁列明說完,看了下手表,接近12點,建議邊吃邊聊。
美國實現不了這樣的中國夢
來時我注意到這一帶沒什么餐館,放眼望去都是廠房。他想了想對助理說,去那兒吧。于是我們四人驅車過了兩個紅綠燈,來到一家叫御莊園的土菜館。“喲,今天沒什么人。”他說。看樣子,他是這家飯館的常客。
一盤河蝦、一碟白斬雞、一碗魚,再加幾個家常菜,午餐就這樣開始了。剛提起筷子,他就問身邊的助理:“下午會議幾點?”接著看了看手表,放心地聊了起來。
他說,“這是第一次,華人把實驗室的成果做到臨床,再做到市場。假如不回來,我們在美國也許只能做一個階段。”
“為什么在美國只能做一個階段?”我很想知道。
“在美國,藥品市場基本是被壟斷的,美國排名前十的制藥公司銷售量占到了全球銷量的49%。藥品研發的投入非常巨大,美國開發一個新藥一般需要10年和10億美元的投入,所以最好的結果,也只是把藥品開發出來,被大的制藥公司買走。”
“你們起步資金是怎么來的?”
“都是民營企業的朋友,完全出于對我們個人的信任,他們其實并不了解這個項目。”
“你在美國賺的錢也都投進去了?”“對。”他淡淡地一笑。
“現在已投入了1億多人民幣。十年來,的確有很多困難。”丁列明的困難數不勝數,包括一開始被各大醫院拒之門外,籌不到錢,被同行嘲笑是“傻子”,但最難過的一關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
“2008年已投入5000多萬,銀行貸款3000萬,我們沒有資產可以抵押,所以當時連銀行的利息也付不起。”
丁列明說,當初他身邊很多專家勸他把研發成果賣掉,“別蹚這個渾水,你是一個醫生,不要自己做銷售。”但他堅持收購了藥廠、招募了營銷團隊,把凱美納的市場打開了。
“雖然這個過程風險很多,但一路上得到的幫助也很多,像科技部的創新基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政府也先后幫助解決了500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
上一頁12下一頁在本頁顯示剩余內容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您可能還會關注的
·美抗癌股單日飆升51% 抗癌概...
·步長制藥沖刺上市 高盛漢能等P...
·資訊下午茶:做中國人自己的抗癌...
·做中國人自己的抗癌藥 凱美納被...
·恒瑞醫藥抗癌藥來曲唑片通過美國...
·醫藥電商違規售處方藥 或成業內...
·專家研究藥物逆轉 吃“偉哥”也...
·資訊下午茶:紅會官員稱級別高好...
·外資藥企著急搶市場 加速在華本...
·美國抗癌藥研發取得進展 與海正...
·抗癌藥研發取得進展 Celsi...
·賣假抗癌藥給患者新余一醫院副院...
十大評選人物訪談熱點事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