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11/30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11月30日訊 跨國藥企三季度數據的出爐,使得今年6月份開始的醫藥領域“合規調查”帶來的影響顯現。中國市場前十大跨國藥企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銷售額平均增長1%,而這些企業第二季度銷售額增長18%,去年第三季度增長24%,2012全年增長23%。不過,雖然銷售數據出現下滑,但是跨國藥企對于中國市場仍有高度的期待。近日,默沙東執行副總裁、全球人類健康部總裁Adam Schechter表示:“中國市場的潛在需求仍然很大。在當前情況下,部分醫院的銷量的確有所下滑。不是只有默沙東如此,其他跨國企業也都一樣。”
外企業績短期下滑
葛蘭素史克三季度業績下滑最為明顯,主營業務處方藥和疫苗在華銷量下滑61%,超出此前市場預計的三成跌幅。其他藥企的三季報也陸續發布,普遍下滑已經成為主旋律。與二季度數據相比,大部分企業的收入增幅下滑了6%~10%。
賽諾菲公司發布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增速放緩至5%,拖累其三季度凈利潤大跌21%至12.1億歐元,去年同期為15.4億歐元。為此,該公司再次下調了全年盈利預測。默沙東的增長率與上季度相比下滑了21%,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
不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不同的產品呈現出不同的市場表現。作為為數不多的公布了中國市場產品分解數據的企業之一,阿斯利康在華業務前三季度總體增長13%,達到4.67億美元,增長率與二季度相比下降了8%,同比去年下降了10%。但是,阿斯利康仍然報告稱,其主要哮喘治療品種普米克增長了20%,胃食管反流病治療藥物耐信增長了15%。
最受關注的是諾華,這是今年唯一一家聲稱在華市場份額增加的企業,三季度業績增長18%,居同行之首,不過仍然低于二季度的25%以及2012年三季度22%的增長率。
諾華CEO Joseph Jimenez將高增長歸功于公司對創新的重視。Jimenez表示:“諾華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對于中國市場,我們注重的是創新,第三季度我們增長了18%,這就證明了一切。”
Joseph Jimenez表示:“我認為中國市場會受到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會是永久性的。我相信幾個月后就能恢復,我們將重新看到很好的增長率數據。”
本土表現差強人意
在“合規調查”初期,一些分析師就曾預測跨國企業面臨的這些問題可能會使主流本土企業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深產業研究員李佩娟認為,從制藥企業的角度來看,本次“合規調查”主要針對外資醫藥巨頭,意味著外資原研藥在國內的“超國民待遇”時代終結,利好本土領先企業。從短期來看,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受挫確實有利于本土企業產品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但從長期來看,未來進口藥的價格有望下降。價格下降后,其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
據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今年前三季度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增速逐步回落,前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14863億元,同比增長18%,比去年同期下降1.6個百分點。
在國內藥企中,多家藥企的業績表現也不如預期。如海正藥業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437萬元,同比下滑29.5%;生物制藥公司沃森生物的三季報顯示,凈利潤同比下滑76.38%。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站在國內制藥企業的角度來看,應該說機遇與挑戰并存,短期內機遇大于挑戰,但長期來看,挑戰更多。
李佩娟認為:“對于制藥企業來說,研發創新是其發展壯大的唯一途徑,只有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原研藥,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和跨國企業抗衡,并憑借本土化和價格優勢,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