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衛計委明確提出,要在下半年對非法藥店“坐堂醫”開展嚴厲打擊行動。專家提醒,藥店里所謂的“坐堂醫”不一定是真正的中醫大夫,一定要注意甄別。
從業5年以上才能“坐堂”
一張桌子,一個脈枕,一名老中醫在藥店里為患者看病開處方,患者看完病后就在藥店抓藥。這種典型的中醫坐堂模式,曾在全國十分普及。
但因坐堂醫存在肆意夸大病情、誘導患者多買藥等行為,甚至一些從事
藥品、保健品、
醫療器械銷售的人員在藥店以“坐堂醫”名義進行所謂的“健康咨詢”和“義診”,出具假診斷報告,誤導甚至誘騙就診者,“坐堂醫”曾一度被禁止。
直到2007年,被禁了6年的中醫坐堂才開禁放行,不過藥房要設“坐堂醫”必須滿足兩大條件:首先,藥房要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其次,坐堂的中醫要取得相關從業資格證書并從事中醫治療5年以上。如果藥品零售
企業未經衛生行政部門許可,未取得中醫坐堂資格,擅自開展診療活動,屬于非法行醫。
非法藥店坐堂醫不少
“到
醫院看病太耗時間了,一個上午能看完都算不錯了。”今年67歲的潘大媽告訴記者,現在有個小病小痛,她一般都是去藥店找中醫把脈抓藥,非常方便。
方便之余潘大媽也隱隱有擔心:“在藥店找醫生看完,只能在這個藥店拿藥,這家藥店的藥比其他平價藥店要貴不少,有時我也擔心醫生會不會故意把病情說得比較嚴重,多開藥多掙錢。另外,藥店說這大夫是三甲醫院退休的,但實際如何心里總沒底。”
7月8日—10日,記者走訪了幾家藥店,發現不少都有坐堂醫,有的藥店更是打出“三甲醫院退休專家”的橫幅。在朝陽北路一家藥店,記者咨詢店內是否有醫生坐堂。藥店工作人員回答:“上午才有。”該工作人員介紹稱,這名大夫是三甲醫院退休的老專家。但記者在這家藥店未發現掛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曾經在該藥店找坐堂醫診治過的李小姐告訴記者,她上次圖方便就在藥店找坐堂醫看病,結果開了一堆藥,除了中藥飲片,還有中成藥和西藥,花了500多元。“沒想到比去趟醫院還要貴。”而《衛生部、中
醫藥局關于印發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試行)和基本標準(試行)的通知》明確規定,“中醫坐堂醫診所只能提供中藥飲片處方服務,不得超出執業范圍。”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智告訴記者,相關部門放開“坐堂醫”,本意是為了方便社區居民看病,但現實中確實有一些藥房的坐堂醫其實并無中醫基礎,純粹是欺騙老百姓,借機推銷藥品甚至是保健品。他建議居民不如去社區醫院,“現在推廣多點執業,很多社區醫院也有三甲醫院的大夫坐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