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8/12 0:00:00 來源:
未知
醫藥代表是向醫院或藥店推廣藥品的專業人士,目前全國有200余萬人之眾。本來無論中外,這都屬正常行業,然而如今在外界看來,醫藥代表似乎成了 腐蝕醫生推高藥價的元兇,衛計委對他們的防范甚至高于防火防盜,經常采用私下拍攝的手段禁止醫生與他們接觸。作為一名醫生,我認為,目前醫藥亂象非醫藥代 表的責任,規范醫藥代表行為和消除藥品回扣,關鍵還靠政府。
醫藥代表最早是合資藥企引進的。1988年,南方一家合資制藥公司最先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醫藥代表,最初醫藥代表要求博士畢業或主治醫師以上,當年他們的收入比臨床科主任還高,而且自身素質極高,能與科主任平等交流新藥的各種優勢和特點,確實起到很好的推銷作用。
當下之所以出現醫藥代表用金錢收買腐蝕醫生的現象,是因為藥品定價過高,利潤空間過大。因此,控制藥品利潤空間,就是消除藥品回扣最有效的手段。打個比 方,關上水龍頭,水就不會往外流,而水龍頭開著,卻規定水不能流向某些地方,困難很大,特別是碰到干涸的土地,水一下子就滲走了。利潤空間有限,自然就不 存在回扣問題。指望雙方都知道藥品存在回扣空間的情況下而不私下交易,很難。對醫生來說,不管他拿不拿回扣,藥品都是那個價格,某醫院被拍到違規的醫生就 認為,他寧可把這些回扣拿去做好事,也不白送給醫藥代表(事實上他確實資助了幾名困難學生)。而另一方面,醫藥代表為了有更好的業績,也會把他掌握的資源 回饋給醫生以求更多合作,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
就我個人看來,醫藥代表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畢竟新藥介紹和老藥新用的知識最初來自他們。而且醫藥代表是合法的正常職業,任何人任何單位都無權干 預,假如他們違規工作,就應該按相應法律法規處理,采用貼告示“醫藥代表禁止入內”的方式,既藐視人格尊嚴,長期來說于事無補。
當然,對于那些多年使用的老藥,大家對其作用副作用和適用人群都很清楚的藥,就沒有存在醫藥代表的必要了。這些藥的利潤空間必須進一步減小,這就牽涉到醫藥代表的準入問題,有關部門曾經開培訓班舉行資格考試,似乎未見成效。(作者系三甲醫院醫生)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