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10/15 0:00:00 來源:
未知
在經濟表現低迷、股市階段漲幅不小等背景下,近期資金謹慎情緒明顯提升,醫藥股成為了眾多投資者的首選“避風港”。媒體日前報道,廣州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顏光美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天然病毒M1能選擇性地感染并殺傷包括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黑
色素瘤在內的多種體外培養的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副作用,這也被業內視作為人類攻克癌癥開辟了新紀元。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埃博拉疫情持續以及病毒抗癌等新題材的出現,醫藥板塊中與預防、檢測相關的品種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成為避險資金的重要關注點之一。
醫藥板塊成資金防御首選
進入10月份后,滬深股市盤中震蕩幅度明顯加大,盡管大盤跌幅有限,但上漲意愿明顯處于低位。在市場震蕩期間,資金的避險情緒也開始提升,防御品種因而受到追捧,尤其是生物疫苗股以此為契機明顯走強。
據Wind數據,盡管昨日醫藥股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但10月以來該板塊漲幅(算術平均)仍然高達3.88%,在各行業板塊中處于漲幅第二位。其中,
英特集團10月以來漲幅最大,達到了30.26%,魯抗藥業、
沃華醫藥、
福瑞股份和
西藏藥業期間漲幅也超過了20%。縱觀全部183只醫藥成份股,10月以來出現下跌的僅有46只,但漲幅超過5%的個股卻多達64只。
分析人士指出,醫藥板塊近期明顯取得超額收益的原因主要在于,在經濟基本面支撐不足的情況下,資金對階段漲幅已經較高的市場產生了一定恐高情緒,股票配置的防御需求明顯提升,這使得醫藥等消費股的籌碼需求大幅增加。
展望后市,
西南證券分 析師認為,以下因素將繼續支撐醫藥板塊保持強勢格局:隨著各省招標穩步推進、新版GMP認證基本完畢對銷售的影響逐步減弱,醫藥工業數據逐漸向好,從8月 數據看,醫藥行業收入趨于穩定已是事實,全年有望恢復到15%左右;估值切換行情將繼續,9月份資金就開始陸續建倉2015年估值較低的醫藥白馬股;10 月份為三季報集中披露期,從已進行業績預披露的上市醫藥公司情況來看,行業表現好于整體市場;9月份各省招標已有加快跡象,福建、浙江、安徽三個省份在招 標上有新進展;國企改革概念仍將持續,目前市場對于相關醫藥上市國企引進戰略投資者改善企業股權結構、優化經營的期望較高。
預防與檢測題材值得關注
總體來看,醫藥板塊四季度有望繼續保持強勢格局,而擁有題材刺激的醫藥股則無疑可能取得更高的超額收益。分析人士認為,若論題材豐富性,近期涉及病毒概念的生物疫苗股最值得關注。
一方面,埃博拉疫情給抗病毒類醫藥股提供股價支撐。據媒體報道,10月14日,此前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赴德國治療的聯合國雇員不幸死亡;同時,繼首位在美 國確診的埃博拉患者死亡后,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一名曾經照顧患者的女護士也于12日確診成為美國首名本土感染埃博拉的患者;此外,西班牙也出現了女護士 感染埃博拉的情況。據10月8日WHO最新報告,在塞拉利昂、幾內亞、利比里亞、尼日利益、塞內加爾、西班牙、美國7個國家,迄今已有7399人確診感染 埃博拉,其中4033人死亡,最嚴重的利比里亞死亡2316人。由此可見,埃博拉疫情仍然存在擴散風險。隨著埃博拉病毒恐慌加劇,證券市場相關抗病毒醫藥 股的炒作行情有望得到延續。分析人士指出,以下四類涉及抵抗埃博拉病毒的醫藥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一是擁有檢測病毒試劑的診斷類上市公司,二是擁有臨床治 療抑制劑的上市公司,三是具有抗病毒普通藥產品的上市公司,四是疫苗防治類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在防治病毒的同時,利用病毒也有望為 相關醫藥股帶來新的炒作題材。媒體日前報道,廣州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顏光美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天然病毒M1能選擇性地感染并殺傷包括肝癌、結直腸癌、膀 胱癌、黑色素瘤在內的多種體外培養的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副作用。
指出,全球癌癥發病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現有的治療手段遠遠未 能滿足臨床需求。顏光美教授課題組發現,M1病毒是一種從中國海南島分離得到的天然病毒,能選擇性地感染并殺傷包括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內 的多種體外培養的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副作用。整體動物實驗表明,經尾靜脈注射的M1病毒能顯著富集在腫瘤組織并抑制腫瘤生長,正常器官則不受影響。 除細胞水平及動物實驗之外,課題組還使用臨床標本離體活組織培養模型進一步證實了上述新型溶瘤病毒的有效性和特異性。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該研究成果對 闡明新型天然溶瘤病毒M1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的機制,以及研發新型靶向抗腫瘤藥物都具有重要意義。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