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10/28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日,FierceBiotech網站盤點了2014年醫藥研發10大III期失敗案例。
在10大失敗案例中,只有2個是小公司,其他全是制藥巨頭,包括:葛蘭素史克、默克、諾華、禮來、羅氏、輝瑞、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甚至2次上榜,不過該公司今年收獲了多個新藥批文,幫助緩和了失敗的沖擊。
在這些案例中,有些藥物在臨床上浪費數百萬資金后,依然執意挖掘一些所謂的積極信號并將項目再次推上臨床,結果敗得一塌糊涂。不過也有一些例外情況,有幾個失敗案例可能通過探索新藥技術的極限而推動該領域的進步。
另外,從這些案例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大的趨勢。已經有一些確鑿的證據表明,癌癥疫苗作為一種單藥療法時,并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而癌癥疫苗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抗癌免疫雞尾酒,可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案例表明,心血管疾病研究依然是高投入高風險的游戲,而神經科學領域依然是最難以逾越的嚴峻挑戰。
過去幾年中該類榜單中的常客——禮來,今年又一次上榜,不過該公司已收獲了幾個重要的新藥批文,尤其是GLP-1降糖新藥dulaglutide,因此狼瘡藥物tabalumab失敗所帶來的沖擊要小得多。盡管葛蘭素史克冠心病藥物darapladib 2個大型III期失敗,但該公司今年有不少新藥獲批,不得不算是一種安慰。
總體而言,制藥巨頭的研發管線已上升了一個檔次。TOP 10巨頭每年在研發成本的預算超過700億美元,這就是一個重要的標志。
第1名:Darapladib——葛蘭素史克(GSK)
適應癥: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總結:2個大型III期研究涉及3萬患者,時長2年多,賭注太大。
失敗原因:GSK在Darapladib上押注實在是太大了,2個大型III期臨床研究,共招募了30000例心臟疾病患者,并跟蹤了2年多時間。GSK于2012年耗資30億美元收購人類基因組科學公司(HGS),狼瘡藥物Benlysta和darapladib是吸引GSK發起收購的關鍵藥物。Darapladib是GSK最寄予厚望的藥物之一,2個大型III期接連失敗,對GSK是一個重大打擊。(相關鏈接:GSK冠心病藥物darapladib首個III期試驗失敗,第二個III期試驗失敗)
Darapladib是一種選擇性、口服有效的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抑制劑。Lp-PLA2是一種蛋白酶,存在于血液和動脈粥樣斑塊中。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與升高的Lp-PLA2活性相關。
第2名:Tecemotide (Stimuvax)——默克(Merck KGaA)
適應癥:Stimuvax是一種癌癥疫苗,臨床開發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
總結:首個III期失敗后再次強推項目,引發一系列嚴重問題
失敗原因:Stimuvax是一種癌癥疫苗,從Oncothyreon公司授權獲得,作用原理為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使之靶向作用于表達腫瘤抗原MUC-1的腫瘤細胞,而MUC-11是一種在多種癌細胞表面均存在的抗原。Stimuvax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的首個III期便慘遭失敗。隨后,默克做了件順理成章的事兒,計劃廢棄Stimuvax的開發項目。然而,當研究人員對數據再次進行分析后,將失敗歸因于粗心的失誤,并在亞組分析中發現了治療有效的信號。之后,默克執意將Stimuvax項目再次推上臨床,但在日本開展的一項III期START臨床研究中,Stimuvax再次失敗。根據所掌握的數據,該藥達到設想療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經權衡利弊后,默克最終忍痛放棄這一項目。(相關鏈接:默克癌癥疫苗Stimuvax臨床三期再次失敗)
不久前,默克耗資170億美元收購西格瑪(Sigma),標志著默克“蛻變之旅”的里程碑,將旗下3大業務轉變為可持續性增長平臺。(相關鏈接:重磅!默克170億美元收購西格瑪(Sigma-Aldrich))
第3名:MAGE-A3——葛蘭素史克(GSK)
適應癥:MAGE-A3是一種癌癥疫苗,臨床開發用于治療黑色素瘤
總結:癌癥疫苗的失敗為抗癌雞尾酒療法開辟道路
失敗原因:癌癥疫苗這一概念一經提出,便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種新穎療法,旨在激活人體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從而改變疾病的病程。然而,事實證明并非如此。癌細胞能夠避機體免疫偵察,研究人員在調查MAGE-A-3時發現,與其他癌癥疫苗(如Stimuvax)一樣,如果癌癥疫苗在很大程度上錯過了靶標,單靠發動更強的免疫沖擊是不夠的。(相關鏈接:GSK癌癥免疫療法MAGE-A3三期實驗遭受滑鐵盧)
對GSK研發主任Moncef Slaoui而言,這也意味著新藥研發管線中2種最具創新性的藥物失敗了。不過,這并不意味著MAGE A-3的希望完全落空,研究人員仍在推進該III期項目。而其他制藥巨頭,如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羅氏在免疫檢查點PD-1/PD-L1抑制劑領域,已取得了激動人心的臨床進展。同時,癌癥疫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組合療法,逐漸引起了各個巨頭的興趣,已有一些研究人員呼吁新一輪的組合療法研究。這些組合療法,反過來可以作為與特定癌癥匹配的靶向療法。在未來,該類抗癌雞尾酒的潛力巨大。
事實上,加州伯克利的Aduro制藥公司就一直在這樣做。該公司已聯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劃開展臨床試驗,將百時美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與其曾經失敗的癌癥疫苗GVAX與另一種藥物CRS-207,組成抗癌雞尾酒療法。
癌癥疫苗的故事尚未結束,敬請期待更多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