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11/13 0:00:00 來源:
未知
廣東省衛計委近日發布《關于征求對廣東省醫療機構藥品交易規則相關辦法修改意見通知》(下稱《通知》),擬對省內基藥與非基藥交易辦法、藥品采購與配送、藥品結算、交易監督管理及交易機構管理等6方面進行修訂。該意見稿甫一公布,便引起市場極大關注。
南都記者了解到,該征求意見最大的亮點在于對藥價的放開,淡化了物價部門的作用,低價藥采購規則由議價交易變為掛網采購;此外,藥品交易周期 由原來的每個月競價改為每個季度競價。也就是說,“企業掛網后,醫療機構可自主采購,并允許醫療機構議價。”資深醫藥研究員張強(化名)對南都記者說。
醫院藥費不見得會漲
《通知》中涉及廣東擬調整低價藥交易規則的內容最讓市場振奮。《通知》指出,低價藥將由原“議價交易”修訂為“直接掛網”。且低價藥品擬不設入市價;臨床必需且采購困難品種屬政府定價的以最高零售價作為入市價,屬市場調節價的不設入市價。
“入市價是一個時間段內依據各省中標價計算的一個價格,所有企業的報價不能高于這個入市價。之前廣東省低價藥的入市價一度采取的是倒推法,即 在最高零售價的基礎上減掉15%計算而得,但由于低價藥在此前的招標中已經被壓價壓得很低,所以導致部分品種的入市價一度被指‘偏高’。”接近廣東藥品交 易所的資深醫藥研究員張強(化名)給南都記者介紹,現在的做法等于是只要不高于國家發改委規定的日均費用標準“西藥3元,中成藥5元內”這一上限,企業掛 網后,醫療機構可自主采購,并允許醫療機構議價。
政策若作上述調整,等于是給了企業更大的報價權,也正視了醫療機構作為采購主體的議價權。張強說,“一些企業雖可能會對低價藥提價,但由于公開允許醫療機構議價,最終老百姓從醫院渠道購買到的低價藥的價格不見得會上漲。”
“低價藥”或迎投資高潮
事實上,低價藥品部分受困于成本與價格因素,一度出現臨床供應緊張。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就曾對南都記者坦言,以西藥為例,按照日均費用不超 過5元的標準,廣藥七成產品是屬于低價藥,但目前廣藥集團2000多個品種批文中,將近35%的產品沒有生產,其中不少是受困于價格與成本因素。
現在,“國家發改委發布低價藥清單并有條件允許藥企自主定價后,我們公司已經對部分低價藥的價格做了小幅調整。具體做法是對公司的12品種進行提價。”廣東嘉應制藥一位高管對南都記者如是說。
此前,廣東省發改委已取消省級以及國家發改委的定價范圍內低價藥的最高零售價格,近7000個品種劑型的低價藥品已經放開價格。而李嘉誠參股 的合資藥企白云山和黃中藥出手更快,該公司在廣東這次低價藥政策修訂出爐前,家已經公開斥資10億元擴大復方丹參片、板藍根、消炎利膽片等共51個品種G A P種植基地和G M P生產車間,上述藥品多屬低 價 藥 品種。
中 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藥品短缺、價格虛高“一高一低”都是政府部門過多干預微觀經濟的結果。廣東這一改革在某種程度上看是在“糾偏”,因為物價部門淡化對藥品價格管控的方向是一定的。
另外,《通知》表示,廣東擬調整入市價數據源的采集機構、入市價計算機構和最高臨時零售價計算機構三個機構。目前這三個機構均歸屬于廣東省價格主管部門。未來這三項行政職能將分別由省衛計委、省藥品交易機構、醫療機構取代。
采寫:南都記者馬建忠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