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12/1 0:00:00 來源:
未知
以高成長、高防御性著稱的醫藥板塊去年下半年增速明顯放緩,無論是業績還是股價。在行業分析人士看來,這正是醫藥行業分化的開始。
第一財經最佳分析師醫藥行業第一名、海通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周銳上周六上午表示,板塊未來將因成長預期出現較大分化,在投資方向上,醫療服務細分領域將在未來3至5年強于藥品制造領域,而創新和并購也將助力提升個股的高成長預期。
行業分化
“半年來,醫藥行業高成長的公司增速在下降,以防御著稱的醫藥股估值一直在向下走。”周銳在第一財經最佳分析師評選現場回顧板塊走勢時說,2009年醫藥行業爆發增長的頂峰期,行業內有六成公司利潤增長達30%左右;目前仍保持該增速的行業公司比重已經縮減至25%。
受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板塊整體回調、一季度業績低于預期、中成藥降價、招標延遲等因素影響,曾經風光無限的醫藥板塊現在則陰云籠罩。
申銀萬國一級行業指數顯示,醫藥行業板塊在今年三月、四月連續走跌,分別達4.4%、3.08%。
第一財經最佳分析師醫藥行業第二名、興業證券醫藥行業研究小組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前兩月醫藥制造業銷售收入增長13.46%,利潤總額增長15.00%。
周銳對此表示,醫藥行業在2013年底已進入平穩增長期,這背后有政府購藥資金投入增長趨緩的影響,也是行業發展分化中的必然趨勢,但準確進入細分領域、追尋高成長的公司,仍能在醫藥板塊中發掘出3年~5年的穩定增長行情。
創新被周銳認為是藥企發力的跳板,此前以安全無效仿制藥為主的產業生產現狀將被打破,創新已成制藥行業發展方向,并已對上市公司顯效。
外延并購也被多家券商列為年內行業投資主線。周銳表示,當公司依靠內生增長支撐不住發展增速時,外延需求進一步突顯;雖成功率仍尚難保證,但通過并購提升企業規模仍是未來3至5年可探討的發展路徑之一。
“對醫藥板塊來說,當前更重要的是成長性而非防御性。”周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成長性預期差異將致板塊逐步分化,低成長性公司長期處于低估值和虧損的高成長公司研發階段便獲百倍估值的現象,都有可能在未來共存。
熱點輪換
估值調整階段的醫藥行業上半年也并不平靜,受政策影響頻現熱點切換。
4月,發改委、衛計委、人保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強調要進一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 自主定價政策,并鼓勵多元化辦醫。6月1日新修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相比舊條例,監管放松、鼓勵創新和軟件要求被著重強調。
備受市場關注的低價藥相關政策也在近期落地。今年5月,發改委下發《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在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方式、確定低價藥品日均費用標準、建立低價藥品清單進入和退出機制及加強市場價格行為監管方面取得突破。
對于政策影響的爭論也未曾停止。以低價藥政策出臺為例,第一財經最佳分析師第二名、國金證券醫藥行業研究小組在報告中表示,該政策將利好于行業,但效果仍要依賴于更多的配套政策及各部門合作。
周銳則直言,低價藥目錄本身就不符合以往藥品消費的邏輯;即便提價,低價藥仍處于低價范疇,并有喪失市場的可能,并不會帶來實際業績貢獻。
而對于上半年來由熱點引發的二級市場波動,周銳向記者表示,目前仍是資金的短期行為為主;依靠外延并購以及基因測序等當下熱炒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引發的行情周期會很長,行業及公司目前的基本面仍未發生改變。
周銳同時稱,由于上半年市場對中成藥降價、低價藥政策出臺等的預期基本釋放,未來政策執行并不會給市場帶來較大波動。“對板塊來說,更重要的是 新的東西,包括行業數據有沒有好轉,和有無新政策推動。比如現在更應該去關注包括醫保目錄等未來新的招標預期,而不是再去關注舊的政策落地”。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