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南昌市民陳先生患有哮喘,每個月都要去醫院拿一次藥,以前每月醫藥費開銷將近150元。如今他家附近的西湖區南浦街道衛生服務中心8月份開始施行基本藥物制度,陳先生到該服務中心買藥的醫藥費開銷從150元降到100元左右。
據了解,從8月起,南昌市22所非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所有基本藥物實施零差率銷售。經過4個月的推行,該政策讓百姓看病真正享受到了實惠。記者羅捷文/圖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市民看病費降50% 25日,記者來到西湖區南浦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在該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大門玻璃上張貼著一張《實施基藥零差率銷售制度藥品價格前后對照表》。 記者察看發現,在表中近60多種基藥中,施行基藥政策前后的零售價差距很大,大部分藥價都降價近50%。其中一種藥名為氯雷他定膠囊的基藥原價為19.9 元/盒,實施基藥后零售價為2.66元/盒。
據了解,今年8月12日,南昌市宣布,從8月份起,該市22所非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所有基本藥物實施零差率 銷售,2014年基藥銷售占比達30%;2015年基藥銷售占比達50%;2016年基藥銷售占比達70%。到2017年,所有藥品實施零差率銷售。
南浦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周小紅告訴記者,自從實施基藥制度后,每月的門診量增加近4成。“基藥制度實施后,社區服務中心的藥價便宜了不少,老百姓有一些小毛病或者買一些藥,往往會就近選擇來服務中心就診。所以,我們的門診量增加了不少。”
周小紅拿出厚厚一疊處方單。記者翻閱處方單發現,大部分的處方單總價都在80元以內,很少看到總價超過200元的處方單。 周小紅告訴記者,基藥制度實施前,處方單的總價大多在100元以上。而現在中心開出的處方單價格基本就在80元以下了。“我們衛生服務中心梳理統計了一下 這幾個月來的處方單,發現來中心看病的市民看病費用平均每月減少了40元左右,比以前的醫藥費省了近50%。”周小紅說。
問題 藥品零差率讓衛生中心虧損 社區實行藥品銷售零差率,讓百姓享受到了實惠。但是,作為提供醫療服務的非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卻遇到了生存問題—利潤下降、資金虧損。
“我們中心目前的基藥有60多種,占我們藥品采購量的32%。”周小紅說,“因為這32%的藥品施行零差率銷售,我們作為自負盈虧的企業賣這些藥沒有任何利潤。”
據周小紅介紹,在施行基藥制度前,該中心每月的營業總額在20萬元左右,而實施基藥制度后,現在每月的營業總額在11萬元左右。從實施至今, 目前服務中心已經累計虧損近20萬元。“現在買藥的利潤下降了,但是中心工作人員工資以及租用房屋費用等固定成本卻沒有下降。如果沒有政府補貼的話,我們 最后會虧得連人員工資都發不出來,中心最終也要關門停業。”
解決 政府擬對衛生中心給予補助 隨后,記者采訪了西湖區衛生局社區指導科。該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西湖區共有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中8個為非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 心。對于施行基藥制度后,非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處于虧損經營情況,相關部門已經向區政府提交了實施基藥制度給予資金補助的請示。據介紹,政府對非政 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資金補助主要分成兩塊:一塊為服務中心人員編制和基本工資,另一塊為基藥補助經費。
記者從該科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看到,為推進社區服務中心基藥制度,該區相關部門已向區政府申請報告793.499萬元列入政府財政預算,用于社 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編制基本工資及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資金補助經費。其中,人員工資572.124萬元,機構基藥補貼經費221.375萬元。
聲音 政府應當多購買 衛生服務公益崗位 據了解,雖然南昌社區藥品銷售“零差率”政策從8月份開始施行,但是各個區的進度和成效各有不同。一些區因為政府支持力度和推進速度緩慢,非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施行基藥制度情況不盡如人意。
對此,南昌市社科院社會所專家戴慶鋒認為,作為提供服務的非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工資成本是其經營成本的大頭。如果政 府能夠購買更多的衛生服務公益崗位,將大大減少其經營成本,保障基藥制度的貫徹實施。同時,由于衛生服務公益崗位有政府兜底,福利待遇有了保障,因此將吸 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基層衛生服務中。
“推進基藥制度是一項惠民政策,政府購買越來越多的公益性衛生服務崗位,能減輕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成本壓力,這樣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才能積極推進基藥制度,從而減輕百姓醫藥費用負擔。”戴慶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