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2/12 0:00:00 來源:
未知
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 李湉湉
近期市場劇烈震蕩,投資者逐漸明白了這樣的道理:與其去猜風從哪里起來,不如在合適的土壤里埋下種子。在投資圈看來,消費和醫藥板塊就是這類“合適的土壤”。歷史證明,消費和醫藥行業往往能穿越牛熊,且是誕生大市值牛股的集中營。
安信消費醫藥主題股票型基金正是專門為了在這兩大集中營之中挖掘牛股而發行的產品,該基金的擬任經理為安信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兼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姜誠。
2015年需要深挖個股
證券時報記者:A股去年四季度以來走牛,但近期走勢有些波折,您認為這一波上漲仍將持續嗎?
姜誠:從整體上看,宏觀經濟短期向好的概率較低,宏觀總需求難以大幅增長,有可能溫和復蘇。但供給端格局的改善將使得2015年企業盈利表現較 好,加之市場真實無風險利率將大概率下滑,預示著在經歷了前期較快上漲之后,市場仍有不錯的投資機會。但與前期行情起點的不同之處在于,不同風格指數目前 的風險報酬比已經趨同,藍籌股相對于成長股的風險報酬比優勢已大幅縮水。
牛市還未結束,但行情特征將不同于去年。如果說去年的上漲是流動性預期改善帶來的估值修復的話,接下來的投資機會將來自基本面修復,而基本面行情通常是個股維度而非風格維度。
2015年市場將大概率回到以基本面為主要驅動因素的狀態。在行業層面,消費醫藥的投資機會相對而言更加明確;在個股層面,機會將更加層出不窮;在全市場層面,反而認為不能過高期待系統性機會,經過前期上漲,大多數行業和板塊的估值修復已完成。
證券時報記者:上證50ETF期權以及未來“深港通”的推出,將對A股市場產生何種影響?
姜誠:期權的推出將進一步豐富A股市場投資工具,進而改變單邊做多的市場交易行為,長期來看對持續虛高的估值有抑制作用;深港通與滬港通類似,不過短期來看,深港通的開通時點與滬港通有所不同,A股的估值水平已完成修復,相對于港股由折價轉為溢價,所以不應過高寄望于深港通對A股的正向刺激。
消費醫藥現投資良機
證券時報記者:站在目前時點,您最看好消費醫藥主題板塊中哪幾個細分板塊?
姜誠:基于當前估值水平和基本面運行趨勢,消費板塊中的大眾消費品將面臨較好的投資機會,包括大眾食品、品牌服裝等,一方面當前估值水平對悲觀預期反映較為充分,另一方面基本面也面臨反轉機會。
醫藥領域包括了藥品、器械、服務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都具有投資機會,且投資機會在個股層面,不能簡單以細分行業的維度進行區分。就標的數量而言,藥品制造仍將是最容易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價值鏈環節,個股投資機會也將更多。
證券時報記者:去年醫藥板塊幾乎沒有任何表現,原因何在?如何看待今年醫藥板塊的行情和表現?
姜誠:首先,醫藥行業2014年業績在前期較高增速基礎上有所回落;其次,2013年醫藥板塊漲幅居前,市場預期較高;最后,整個藍籌股板塊在 經歷多年調整后積累了較高的風險報酬比,使其在估值修復的過程中對前期漲幅較高的醫藥板塊形成壓制。2015年上述不利因素將發生逆轉,尤其是經歷了一年 滯漲后,醫藥板塊的風險報酬比已經大幅提升,相比于其它板塊優勢明顯。醫藥板塊的最核心投資機會還是在于估值修復和基本面提升帶來的戴維斯雙擊機會。
醫藥板塊機會
更多存在于個股層面
證券時報記者:您對今年醫藥招標前景如何看待?浙江、湖南地區的招標趨勢是否會持續壓制醫藥股估值?
姜誠:醫改在很多領域的細節尚未明確,但唯一明確的是壓縮醫藥價值鏈上的不合理利益漏出,所以同質化藥品面臨的降價壓力將長期持續。對股票投資 而言,降價對不同公司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對有性價比優勢的企業而言意味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高的集中度,對有特色產品的企業而言意味著更高的產品滲透率, 對產品無差異、成本無優勢企業而言是致命的。
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是個股層面而非行業全局層面的。招標趨勢和股票估值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估值的變化取決于預期的變化。
證券時報記者:如何看待互聯網醫療?目前很多機構都對此極為看好,是否會成為下一個亮點?
姜誠:互聯網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空間無疑十分廣闊,但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層面,尚未見到清晰可行的盈利模式,其進一步推進依賴于現有醫療體系 改革進度。一個完整的醫療價值鏈中包括制藥廠商、藥品流通渠道、醫院、醫生、患者等諸多方面,而當前價值鏈中的話語主導權掌握在處方權者手中,互聯網能否 對醫療體系形成顛覆取決于處方權能否分離以及藥品定價體系能否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