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5/13 0:00:00 來源:
未知

英國實施嚴格的醫藥分業管理制度,民眾獲得醫生處方后要自行去藥店購藥,政府則通過總額控制的方式,為民眾爭取優質而可靠的藥物供應。圖為一名當地居民從北倫敦地區一家藥店中買藥。 經濟日報駐倫敦記者 蔣華棟攝

藥價問題是一個世界性話題,受到各國民眾的關注。作為一種特殊商品,藥品關系到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此,各國都采取措施以保障優質可靠的藥品供應
英國:管控漲幅 鼓勵創新
在英國最具社會福利性質的“全民醫療服務制度”(NHS)中,政府實施嚴格的醫藥分業,國民在享受免費就診后,需持醫師開具的處方到藥店自行買藥。在這一框架下,英國建立了針對NHS涵蓋藥品的“藥品價格管理體系”。
這一體系的核心是英國衛生部與英國醫藥行業協 會共同簽署的非合同性協議。其目的在于確保NHS能夠在合理價格范圍內獲得高品質藥品,同時確保醫藥企業有足夠的收益來推動新型藥品研發。最新的“藥品價 格管理體系”于2014年1月1日推出,對2014年至2018年藥品定價作出了規范。據此,英國醫藥企業自由決定是否與衛生部簽訂這一協議。當前,加入 這一協議的英國醫藥公司基本上提供了英國全民醫療服務制度中90%的藥品。
事實上,英國的藥品價格定價系統近年來經歷了巨大的轉型。2014年之前的藥品價格管理體系,往往限定所有藥品的價格和利潤上限。比如2005年至2009年醫藥價格管理體系規定,當特定醫藥企業的藥品銷售額超過100萬英鎊后,應將藥品價格總體下調7%。在這一過程中,公司可以選擇統一下調所有藥品價格,也可以選擇在不同藥品之間作出不同幅度的價格下調以實現總體價格的下降。在利潤控制方面,政府和企業同意將總體利潤空間控制在17%至21%,并將超過協議規定的部分利潤返還給政府。
在最新的藥品價格管理體系中,如果特定企業銷售的NHS所列藥品總額超過3500萬英鎊后,其有義務向政府提交年度銷售量、費用、資產以及利潤等數據報告。衛生部會強行要求此類企業中的20%提交全面的報告,幫助政府深入了解市場情況。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財政緊張,同時避免微觀層面干涉醫藥企業經營,英國衛生部把價格控制政策的核心調整為控制NHS在藥品開支方面的漲幅上。如果NHS藥費開支超出了此前預定的上限,多出部分將通過資金渠道回流至衛生部。
2014 年至2018年,英國衛生部總體確定的藥品開支增幅非常有限。在2014年、2015年,NHS凍結醫藥開支,在2013年的支出基礎上不作任何總量提 升。在2016年、2017年,全民醫療服務制度醫藥開支每年增幅為1.8%。2018年醫藥支出增幅為1.9%。為了促進英國醫藥行業的發展,英國政府 的上述總體支出控制計劃將部分項目排除在外。其中包括年收入在500萬英鎊以下的小型企業、疫苗和流感用藥的核心供應商以及所有醫藥公司在近期推廣上市的 新產品。
當 然,仍有部分企業拒絕加入這一藥品價格管理體系。針對這些企業,英國衛生部出臺法令要求其在2014年至2018年將藥品價格下調15%。英國民眾對于這 一新的政策模式也是有喜有憂。部分民眾認為,在當前政府赤字規模較大、稅收增加有限的情況下,新的框架為政府和醫藥企業之間解決藥品價格問題提供了有效的 總體方案。但是也有民眾認為,在政府總體控制藥品開支的情況下,這一新的模式意味著醫藥公司可能獲得的收益將更為有限,未來英國民眾在獲得新型藥品和提升 治療效果方面可能會打折扣。英國醫藥企業界則大部分對這一政策框架表示支持,并認為這些藥費開支的凍結是可控成本。事實上,以此為交換,英國醫藥企業成功 獲得了政府在產品創新方面的進一步支持,通過促進創新藥品在英國的使用獲得更多的利潤回報。(經濟日報駐倫敦記者 蔣華棟)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