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6/16 0:00:00 來源:
未知
據“美國中文網”6月14日報道,科學家分析,藥物開發已經為“精確醫藥”新時代打開大門,但同時它們也引導人們進入藥物“天文價格時代”。越來越多病人難以承受昂貴的藥費開支。
據《今日美國》報道,新的癌癥藥物每年開支通常超過10萬美元(約62.08萬元人民幣),相當于平均家庭收入的將近兩倍。
預計2015年夏天將獲批準的降膽固醇新藥,每年開支超過1萬美元(約6.21萬元人民幣),而很多人要終生服用。新藥價格比普通他汀類降脂藥高出40多倍。他汀類非原廠藥目前為每年250美元(約1552元人民幣)。即使有醫療保險,很多病人每個月也要拿出數千美元的醫療費。對于很多人來說,治療癌癥等嚴重疾病就意味著“走進破產或貧困走廊”。黑素瘤研究基金會主任騰哈姆(Timothy Turnham)說,“那是巨大的經濟負擔。”
病人并非唯一的負擔者。納稅人要為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醫療補助(Medicaid)和其他公共保險項目的處方藥買單。
全美2014年處方藥開支創3740億美元(約2.32萬億元人民幣)新紀錄,比2013年增長13%。美國醫療保險計劃發言人克陸星(Clare Krusing)說,“2014年是過去十年來醫藥費增長最快的一年,而將近一半增長是因為最近兩年來出現的新藥。”克陸星表示,某些最貴的藥物是聯邦食品醫藥局密切跟蹤的“突破性”新藥,因為它們能填補某些空白。今后10年,10種“突破性”新藥將為政府增加開支500億美元(約3104.2億元人民幣)。如果保險公司提高保費,參加私人保險的病人也要從自家腰包掏出更多錢。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