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6/18 0:00:00 來源:
未知
本報記者朱萍北京報道
6月17日,施貴寶中國區總裁林泰慷通過郵件對前員工聚集維權事件做了內部回應,稱對任何違反合規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要求員工繼續關注各自工作重點。
對此事,施貴寶前員工并不認同,認為所謂不合規裁員為何存在有選擇性裁員現象,同時不給員工申辯機會等。施貴寶一位被裁員工稱,此次很多被裁員工均是與施貴寶要調整的產品線有關。
實際上,施貴寶裁員并非孤例,禮來、拜耳等也因業務調整在華紛紛進行裁員。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指出,專利藥到期、單獨定價政 策即將取消等因素導致外資藥企的利潤大幅下滑,在多重壓力下,外資藥企的業務重心也將重新調整,很多企業選擇裁員和甩掉利潤更低的產品以削減成本。
回應裁員風波
6月15日上午9時,在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期間被施貴寶裁員的幾十名醫藥代表在施貴寶上海總部會德豐國際廣場樓下聚集,并打出“抗議裁員”、“施貴寶還我公道”等橫幅。在致公司管理層的公開信中,他們要求施貴寶“回到談判桌來”。
2014年7月,施貴寶開始在中國裁員,據不完全統計,裁員涉及到近1000人,多輪裁員幾乎涉及其中國區所有的事業部,這也成為在華跨國藥企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
針對此次的“抗議裁員風波”,施貴寶中國區總裁林泰慷6月17日上午8:40郵件做了內部回應稱,已經知曉該事件,并表示對任何違反合規的行為 采取“零容忍”的態度,違反公司政策的員工將面臨相應的紀律處分;對于未能對其下屬進行相應監管以及當發現其下屬有違規行為而未采取相應措施的,經理也將 因此承擔相應責任。
同時,林泰慷還表示,承諾公平對待所有員工,并遵循適用的中國法律、法規,同時要求在職員工關注其工作重點,為中國患者提供施貴寶的創新藥品。
對此,有很多質疑的聲音,認為所謂不合規裁員為何存在有選擇性裁員現象,比如審批活動的高層及違規下屬未被裁,中間管理層反而被裁;累計近千余被裁員工,均是突然解除合同不給申訴機會,屬于惡性非法裁員等。
外資模式變革中
事實上,外資藥企在華裁員的并非施貴寶一家。
如3月6日,GSK一份通告中表示,將開除中國區包括總監、大區經理以及代表等各級員工大約110名。而與之前解聘主體為普通銷售員工不同,此次涉及的主力人群為資歷在5年甚至10年以上的資深員工。
針對外資藥企在華裁員事件,史立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指出,這實際是外資藥企轉型的一部分,與其在華業務發展密切相關。
“過去動輒連續保持多年20%以上穩定增長躺著賺錢的日子已基本結束,外資藥企需要面臨中國醫藥(23.60, -0.38, -1.58%)政策的調整,其自身也面臨著發展困境,如重磅產品紛紛過專利保護期;而另外重金投入的新藥研發又收效甚微,這也是外資企業選擇裁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史立臣表示。
此外中國監管部門現在對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價格控制越來越嚴格,此前一直享有單獨定價權的外資藥企,直接受到招標價格下滑的影響,招標價格較往年大幅下降了50%以上,而在全國招標政策的出臺后,低價格中標逐漸成為常態。
上述各種因素也在影響著外資藥企的利潤。據《亞洲制藥新聞》6月2日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2015年一季度,10家主要外資藥企的銷售額平均增 長11%,相比2014年全年的平均增長率低了1%。其中,美國禮來公司在華銷售僅增長6%,較2014年同期的21%大幅度下降,GSK的銷售則下滑了 3%。
為此,外資藥企也在不斷地探索新的模式。一位外資藥企中國區總裁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很多跨國藥企均已認識到中國醫藥政策、市場環 境等發生變化,在積極調整自身業務模式的同時,也正在將更多的重心發展落在中國,如更注重對中國患者有效和有針對性的新藥研發。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