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9/24 0:00:00 來源:
未知
“創投讓生活更美好。”天使灣創投CEO龐小偉說。
“資本是有價值的,是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創投家都是帶著使命感去做。只要在社會上有不公平的地方,都希望用資本的力量去改變它。”盈動投資創始合伙人項建標這樣認為。
而在現實生活中,哪個領域離公平最為遙遠,而又是人人都有需求而無法繞開的?醫療健康在列,無能出其右者。
是人都會得病,生病都需要找醫生,但“看病 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醫患矛盾還有愈演愈烈之勢。無論是出于市場需求的現實考慮,還是為了社會公平的美好愿景,對醫療、大健康領域的投資,一 直是創投資本的興趣所在。聽風者們如春雨一般,隨風潛入,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醫療行業發生著質的改變,也從根本上,漸漸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求醫問診方 式,改善著我們的生活健康之路。
聽風
訂房訂餐轉向專注掛號
創投之風起于還寒之際
隨著醫改速度加快、資本的快速涌入,從去年開始,移動醫療進入迅猛爆發期。繼去年十月獲得1億美元的C輪投資后,又有消息稱,掛號網近日完成3億美元融資,目前總市值已超過15億美元,是中國其他幾家領先移動醫療公司市值總和,已經初露獨角獸的端倪。
掛號網的大本營就在杭州。這家創立于2010年3月的移動醫療公司,隸屬于浙江康健綠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不僅提供預約掛號服務,而且在移動問診和復診、醫藥、保險等領域進行縱深的生態布局。但創始人廖杰遠,一開始,并沒有與醫療結緣。
浙江賽伯樂創始人陳斌是在北京郵電大學附近發 現這個項目的,當時它還叫綠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業務和傳統的114查號服務類似,一個電話撥過去,訂房訂餐、商場導購,也有醫療掛號,內容豐富而龐雜。 陳斌覺得這個商業模式有點意思,就約了廖杰遠出來談談。在北郵附近的小餐館里,兩個男人暢談未來。廖杰遠的創新做法和敏捷思維給陳斌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 一結賬:114元。二人大笑:這個114有搞頭。
盡管那時候的綠線體量很小、業務不精,國家的 醫療管制森嚴,移動醫療更是無從談起,但陳斌看好醫療服務的發展前景,還有廖杰遠的團隊,果斷出手。2010年12月,掛號網獲得風和投資、賽伯樂投資的 2200萬美元A輪融資。在資本的參與和投資者腦力的輔佐下,掛號網放棄了能有短期收益的訂餐訂房服務,開始把業務專注于最具價值也最有前途的醫療服務領 域,并在今年年初公司整體遷入杭州,跟丁香園、迪安診斷等一起,為杭州開創了移動醫療領域的全國領先地位。
鼓浪
先器械藥物,再康復問診 改造一步步逼近核心領域
市場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從不會凋落的行業 就是醫療、教育和金融”。但對比于教育和金融,醫療的創業創新有著獨特的背景。環顧四周,醫療創業者大多有著深深淺淺的行業淵源,這是一個壁壘相對森嚴、 政策風險高、安全大過任何一切的行業。健康是1,1沒了,其他皆可為0。這種行業特質決定了創投資本對醫療行業,也經歷了從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改造。每一 次考察、每一項投資,看似漫不經心,都是風口上的一次博弈,是這些聽風者對行業脈絡的梳理和時代需求的響應。
最初的吹風,往往從醫療器械開始。浙大科發的 董事長陳曉峰說,和國外同行相比,中國醫療領域重藥不重器械的特制比較突出,醫療器械上的投入只有國外的幾分之一。事實上,在醫療康復領域,器械的作用更 為突出,因此浙大科發這幾年在醫療器械領域投資較多,在3D打印、牙醫矯正系統等幾個項目中都有投入。
這樣的認識,在華睿資本、華甌資本的投資方向上也都有體現。當創投的力量在外圍領域站穩腳跟,改變格局后,對核心醫療的改造自然也進入了這些聽風者的視野。
今年閱兵期間,位于濱江的浙江好絡維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就做了件大事,當老兵車隊緩緩駛過長安街時,322名抗戰老兵,每人穿戴一個好絡維“盒子”——大約有半個本子大小,可以實時傳輸心電、呼吸、血壓、血氧、脈搏等五項生理數據。
這是好絡維向抗戰老兵獨特的致敬方式,也成為 華甌創投總經理黃金明投資業績中的一篇佳作。從投資醫療器械的金源生物,到入股做分子診斷的優思達,華甌資本近年來一直在醫療領域有所涉獵。黃金明說,隨 著社會發展和生活習慣變化,人體對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在起變化,作為一個消費者,他也希望自己能夠足不出戶可以享受到高端醫療資源,這是他投資好絡維的初 衷。而遠程醫療服務對心血管疾病特別有效,這種防患于未然的醫療服務模式必將在今后爆發,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收。
觀潮
資本進去了,這扇窗才會慢慢被打開
創投改變了中國醫療的模式和格局,聽風者們給醫療行業帶來了新方向和新動力。
從體檢機構愛康國賓,到移動醫療APP糖醫生、好孕幫,還有康復性質的北京康復醫院等,經緯中國人民幣基金的合伙人曹國熊都有涉足。而最近,他又瞄準了傳統醫療平臺,注資胡慶余堂。
作為國字號的中醫館,胡慶余堂有著良好的口碑 和充足的客戶,同樣不可避免地,舊有的管理模式和用人制度亟待革新。如何改造一家仍在盈利的老牌中醫藥館,曹國熊的辦法是,慢慢滲透,軟著陸。經緯中國注 入鮮活的資金,充裕的現金流引來優秀的人才。曹國熊說,目前80人的新團隊已經進駐胡慶余堂,對胡慶余堂的信息化、技術化改造已在著手。如果說原來胡慶余 堂的運營是一所封閉的房子,那么資本進去了,這房子的窗才會慢慢被打開。
被打開的不僅是一個胡慶余堂、一所醫療機構, 創投帶來的行業變化正帶給國人更多的健康可能。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曾經參與了諾爾康人工耳蝸的投資。在過去的二十年,進口耳蝸一直占據著這塊市場, 植入進口耳蝸需要十幾萬,而術后還需進行長期的康復訓練。有統計稱,目前全國每年僅有不足2000名耳聾患兒有人工耳蝸植入治療的機會,只占到6歲以下聽 障兒童的百分之一。華睿資本董事長宗佩民說,諾爾康的出現,是我國神經物理學技術應用的一次重大突破。華睿看準了這個市場,也是看準了諾爾康董事長李方平 的克難攻堅能力。在投資之后,諾爾康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諾爾康耳蝸的技術已經跟進口耳蝸相當,而價格只有一半,從今年開始,諾爾康人工耳蝸納入了省醫 保,患兒家長只需自付1.85萬元就能裝上人工耳蝸,保養費用也下降很多。
觀念的改變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行業的變局 更不是一朝一夕能促成。因為受到安全和政策因素影響,醫療創業仍然不像電商消費那樣,出現顛覆性變革,“看病難,看病貴”現象仍然隨處可見。但創投就像水 一樣,把行業低洼的地方先填平,再朝山坡進軍,日積月累下,就能攻克更高遠的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