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11/9 0:00:00 來源:
未知
人民網11月8日電 (記者王君平)屠呦呦終身研究員喜獲今年度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為世界最大的傳統醫學的國家研究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院慶活動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1月7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建院60周年國際學術發展大會在京舉行。
此次大會旨在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中醫藥專家提供廣泛交流、溝通、成果轉化的平臺, 共同分享中醫藥當前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奠定進一步合作基礎。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及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19個國家及地區的世界知名大學、醫院、學術 團體的專家90余人,以及國內高校、醫院、研究機構專家學者600余人參會。同時舉行“中日韓傳統醫學防治慢性疾病研討會”, 會議旨在為中日韓三國慢性病防治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交流平臺,共同分享傳統醫藥防治慢性病的經驗,分析面臨的挑戰,尋找有效途徑,研討傳統醫藥防治慢病的 有效模式。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說, 60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以中醫藥科學研究作為中心任務,瞄準科技前沿,面向行業需求,推動了我國中醫藥相關產業的發展,凝聚和培養 了一批開拓進取、勇攀高峰的中醫藥科技領軍人才,在中醫藥基礎理論研究、標準化研究、重大疾病防治及中藥新藥開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光輝的業績。
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于1955年,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的集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的中國規模最大、學科齊全、設備先進、科研力量雄厚的綜合 性研究機構,下設17個研究所、6家醫療機構、1個研究生院、2家分院以及2家制藥企業和中醫古籍出版社,主辦13種中醫要學術期刊。
據悉, 目前我國已經在31個省、922個縣開展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全國1.9萬人參與,共發現了2個新屬32個新物種。其中一個新屬,為了紀念我國植物分 類學奠基人胡先骕先生而命名的先骕蘭屬。本次普查的目標是摸清了中藥資源的情況,建立中藥動態監測繁育體系、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體系,調查與中藥資源相關 的傳統知識。
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我國與外國政府及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83個。對中醫藥服務和產品迅速增長的國際需求,為包括中醫藥在內的傳統醫藥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