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11/12 0:00:00 來源:
未知
“隨著人類的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治未病’思想及其在防治現代疾病方面的優勢和特色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醫學界所認可和接受,一個與 現代醫學相互借鑒、共同補充發展的中醫藥國際化時代已經到來。”11月7日,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建院60周年學術慶典大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 透露,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了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四個國家設立了中醫孔子學院,我國已與外國政府及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 83個。
“近年來,中醫服務和中藥產品在慢性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中作用凸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榮獲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證明了中醫藥 的醫學科學價值及其對維護人類健康的重要貢獻。世界對中醫藥服務和產品迅速增長的國際需求,為包括中醫藥在內的傳統醫藥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馬建 中說:“作為維護健康的重要手段,中醫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成為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載體,有效地促進了世界各國的人 文交流與文明互鑒;中醫藥在防治常見病、多發病、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以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多種形式的中醫藥對外醫療保健服 務,向全世界展示了中醫藥在醫藥衛生和人類健康促進中的獨特優勢。而青蒿素等一些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果在國際醫學界引起廣泛關注,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提供了科 技支撐。”
馬建中認為,時代背景為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良好機遇,中醫藥事業的科學有序發展為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自身的特色優勢也為對外交流合作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王笑頻有著同樣的觀點。她認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客觀事實。“傳統醫學走出國門最獨特的優 勢是能夠治療疾病,解決人的健康問題。由于中醫藥符合醫學模式的新趨勢和新需求,特別是為應對復雜疾病、慢性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使得傳統醫學在世界范圍 內實現了價值回歸。”
目前全世界中醫醫療機構已接近10萬家,中醫從業人員也已達到30萬人;在標準化方面,除了納入世界醫學統計信息系統,我國還成立了包括針灸和 中藥在內的標準委員會;在文化傳播方面,針灸、《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在世界各國廣為人知,但在王笑頻看來,“中醫藥在科學內涵研究上、技術壁壘破 除方面和現代化步伐上,還需要不斷加以努力”。
而成立于1955年的中國中醫科學院,是一個集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的中國規模最大、科研力量最為雄厚的國家級綜合性中醫藥研究機構。“60 年來,為了推動中醫藥國際化進程,中國中醫科學院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以中醫藥科學研究作為中心任務,瞄準科技前沿,引領我國中醫、中西醫結合、針灸、中 藥等學科進步,推動了我國中醫藥相關產業的發展,凝聚和培養了一批開拓進取、勇攀高峰的中醫藥科技領軍人才,在中醫藥基礎理論研究、標準化研究、重大疾病 防治及中藥新藥開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光輝的業績。特別是青蒿素的研究成果,為人類抗擊瘧疾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挽救了全球百余萬人的生命,為人類健康作出了 巨大貢獻,屠呦呦研究員也因此先后獲得了拉斯克醫學獎和諾貝爾醫學獎。不僅如此,中國中醫科學院還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藥界、科研院所、企業 和民間團體有著廣泛友好的聯系與交流,推動著中醫藥在世界范圍的傳播和應用。”總結60年的發展歷程,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如是說。
在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看來,中國中醫科學院60周年是引領中國中醫藥發展創新研究的一個里程碑。施賀德說:“傳統醫學用一種全面的方式 保障健康,它更多致力于恢復和維持人的健康,而不是解決疾病的癥狀,這也是傳統醫學之所以如此有價值的原因之一。不僅如此,屠呦呦研究員發現青蒿素及其衍 生物的研究成果,也向世界證明了傳統醫學數千年的智慧能夠和現代醫學相結合,解決全球很多疑難健康問題。”
施賀德透露,世界衛生組織承認并重視傳統醫學在國家醫療體系中的作用,在2014年5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并簽署了《2014—2023 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戰略決議》,肯定了傳統醫學在國家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和價值。他希望“中國中醫科學院在未來能夠引領創建傳統醫學系統的證據庫,在衡 量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有所創新,更進一步加強傳統醫學在醫療體系中的標準和協議的研究和制定。”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