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陸金國 肖建喜)“第十三次全國高校博物館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舉行。來自全國23個省市98家高校博物館、檔案館、研究所,包括10所中醫藥院校的博物館共185位代表出席了會議。
會上,針對高校中醫藥博物館如何致力于中醫藥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專家們一致認為,應將中醫藥博物館打造成中醫藥科普宣傳的公共平臺,在全社會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
廣東省中醫藥博物館館長藍韶清介紹了該館近年來以挖掘和弘揚嶺南中醫藥文化為己任,打造中醫藥科普公共平臺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目前,該館擁有規 范展廳8千平方米,館藏醫史文物5千余件,中藥標本1萬多件,6年來共接待觀眾約13萬人次,先后被認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高校僅兩家)、中華文化傳 承基地、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廣東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示范基地。
近年來,為了做好中醫藥科普宣傳,該館與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聯合拍攝了12集古代養生節目;與中央電視臺《中華醫藥》共同開展了“杏林尋 寶”系列活動。在省內,該館與廣東電視臺、南方電視臺以及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等媒體的合作已實現常態化。先后出版了《嶺南中醫藥文庫》等系列叢 書,制作了《藥說西游》、《國寶檔案》、《四季養生》等節目。此外,該館積極跟進時代發展,探索互聯網技術,已成功建設“中藥水晶宮互動科普平臺”,用戶 可以通過平臺實現中藥檢索、水晶宮尋寶等功能,增強用戶的體驗和博物館的可讀性。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