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4/1 0:00:00 來源:
未知
3月28日,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中醫藥學家屠呦呦在“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活動中榮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 就獎”。她“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被認為是繼承中醫、發展中西醫結合的典范。那么,何謂中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應走怎樣的發展之路?
自 19世紀中葉西方醫學快速傳入我國,西方醫學就對中國傳統醫學產生了巨大沖擊,也出現了公眾對于兩種醫學的不同認知,甚至出現了這兩種醫學理論的矛盾、碰 撞和斗爭。經過100多年的起伏,國人逐漸對中醫、西醫及中西醫結合產生了一定的共識,這也得到了中國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1958年11月11日毛澤 東主席對于舉辦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做出批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并指出:“我們中國如果說有東西貢獻世界,我看中醫是 一項。”習近平總書記說:“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中西醫結合是將傳統的中醫中藥知識和方法與西醫西藥的知識和方法結合起來,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基礎上,闡明機理,進而獲得新的醫學認識的一種途徑。中西醫結合是中西醫學的交叉領域,它發端于臨床實踐,以后逐漸演進為有明確發展目標和獨特方法論的學術體系。
要走好中西醫結合發展之路,需要在以下3方面多做工作。
首先,要尊重科學,理性看待中醫藥學和西醫學的不同。中醫通過望、聞、問、切進行檢查診斷,運用針灸、推拿、中藥等方法開展治療。西醫則習慣使用視、觸、叩、聽等基本方法進行檢查診斷,運用化學藥物和手術等方法治療。
其次,應該認識到中西醫雖然發展有所側重,但方向是一致的,目標是一致的。在中醫系統論指導下,借鑒現代科學技術進行還原論分析,中西醫取長補短、融會貫通、找準結合點,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性成果給人類帶去健康。
第 三,重視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必要性,鼓勵科學家“異想天開”的創新思想。《黃帝內經》曰:“將升岱岳,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實現創新型國家需 要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鼓勵創新的環境和土壤。教育與人才、創新與人才是國家復興的永恒主題。大力培養中西醫知識兼備的人才,才能助力中國 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發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