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4/19 0:00:00 來源:
未知
截至4月18日,兩市共有168家醫藥上市公司發布2015年業績預告,凈利潤增長與下滑公司基本對半開。數據顯示,在醫藥工業整體增速下滑的同 時,中藥飲片子行業快速增長,出口復蘇和價格上漲帶動化學原料藥平穩增長,精準醫療火熱開展,相關化學制劑、生物制品等成為熱點,社會資本對醫療服務行業 的投資熱情依然高漲。
報喜報憂對半開
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50%以上的醫藥上市公司有37家。其中,海王生物(17.65,-0.030,-0.17%)以15倍的增幅暫居榜首,醫藥制造、商業流通和零售連鎖是公司的三大主業,但業績貢獻主要來自轉讓下屬虧損子公司產生的投資收益。
預計業績同比翻番的醫藥公司還有中關村(9.02,-0.060,-0.66%)、奧瑞德(29.19,-0.560,-1.88%)、海翔藥業(10.12,-0.050,-0.49%)、中源協和(41.77,0.130,0.31%)、西藏藥業(48.24,-0.200,-0.41%)、北大醫藥(11.50,-0.190,-1.63%)、上海萊士(37.08,-0.160,-0.43%)、太極集團(17.80,-0.180,-1.00%)、雙龍股份(13.51,-0.020,-0.15%)、ST古漢、哈藥股份(8.45,0.010,0.12%)、廣濟藥業(18.92,-0.030,-0.16%)、輔仁藥業(18.47,-0.050,-0.27%)。除ST古漢、輔仁藥業是主業經營改善貢獻收益外,其余公司的“大躍進”多數來自處置不良資產、財政補貼、重大資產重組合并報表等。
凈利潤預計同比增幅為30%-100%的醫藥公司有32家,1%-30%的39家,增幅為0的共9家;業績下滑共有60家。其中,下滑幅度超過100%的有8家。九安醫療(18.41,-0.010,-0.05%)預計虧損1.4億元,同比下滑1400%;四環生物(7.03,0.110,1.59%)預計虧損7000萬元,同比下滑1200%;東北制藥(10.21,-0.140,-1.35%)預虧3.8億元,同比下滑530%;沃森生物(0.00,0.000,0.00%)預虧4.6億元,同比下滑420%;華神集團(11.82,-0.090,-0.76%)預虧4000萬元,同比下滑160%。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多家公司表示,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科研經費支出增加;引進高層次人才,公司費用維持在較高水平等。
行業前景不樂觀
上述168家醫藥公司中,業績同比增幅預計在30%以下的達到121家,這些公司多數集中在醫藥工業細分領域,這也反映出該行業增長放緩的特征。
隨著新醫改的推進,醫藥市場格局隨之巨變。經濟增速放緩、醫保控費趨嚴、醫院藥占比越來越小、藥品招標降價以及輔助用藥、抗生素、大輸液等限制力度加大等,特別是隨著醫保控費全面展開,打破了醫藥行業依賴醫保擴張的傳統增長模式,醫藥行業進入艱難轉型期。
中國醫藥(13.57,0.060,0.44%)企 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上半年醫藥制造業收入增速將創下15年來新低,增速僅為8.76%。行業收入增速跌破10%的情況,僅僅在 2000年之前出現過。當時是因為城鎮職工醫保制度缺失。而2003年、2007年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相繼建立,在老齡化需求不斷釋放的當下,增速跌破 兩位數的情況值得注意。
行業增速下滑這一趨勢在未來數年內或難有改觀。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南方所的數據,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在2011年 達到26%之后逐年下滑,2013年為17.9%,2014年為12.5%。行業利潤增速拐點比收入增速拐點的到來要早一年,2010年創下32.7%的 利潤增速之后,此后便一路下滑。2013年利潤增速為17.6%,2014年僅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