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5/12 0:00:00 來源:
未知
據媒體報道,近日,湖北一患者在藥店買了防血栓的藥物“波立維”,第二天發現藥吸潮了,送檢后發現該藥竟是假藥。警方隨后在涉案的20多個地區抓獲犯罪嫌疑人201名,查獲各類非法銷售的藥品價值1億多元,盤踞天津的假藥“鬼市”也被查處清理。
層出不窮的藥品制假售假事件不斷引發社會輿論的深切關注。網民認為,在暴利驅使下,違法犯罪分子屢屢鋌而走險,政府相關部門打擊藥品“鬼市”非 用重典不可,讓其違法成本遠遠高于制假售假所得收益。同時急需加快推進包括藥品流通在內的醫療體制改革,從源頭上斬斷藥品“鬼市”利益鏈。
“打鬼”需提高違法成本
為何醫療、藥品市場亂象屢禁不止?網民認為,除有其生存的市場空間和巨大的利益鏈之外,這與違法成本太低有關。藥品是特殊商品,消費者沒有辨別真假的能力,假藥會危害人的生命,一定要堅決打擊,希望能夠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網民“北方”說:“制售假藥者似乎不怕嚴懲,這一方面說明一些人利欲熏心、熊心豹膽,但另一方面也反證了我們的處罰事實上還不夠嚴。”
網民“家有boil”質疑說:“造假藥賣假藥的人真是無恥到極點,法律法規有沒有罰到他們傾家蕩產,一輩子都負罪?” 網民“一只開心的懶蟲”也說:“藥品是用來救命的,制假藥和殺人無異。應該以蓄意殺人判處。”
網民“HYinsam”呼吁,藥品“鬼市”里面,做鬼的自然也會很多,所以藥品市場需要多個打鬼“鐘馗”!
假藥亂象亟待從頭治理
除了加大懲處力度,網民還建議,革除藥品市場痼疾還有待于從我國醫療體制的源頭上著力,斬斷“鬼市”利益鏈。
網民“劉鵬”說,與假藥的暴利相比,一些正規流程生產的藥品也充滿暴利。比如真藥成本1元,售價100元,假藥售價10元,假藥所具備的市場,就明顯不是相關部門從嚴打假所能消除的。
“劉鵬”認為,假藥泛濫,事實上是真藥價格過高的一種折射,杜絕假藥后患,還需要從降低真藥價格、謀求藥品招投標制度的改變、加快醫療體制改革等方面入手,從根本上消除假藥存在的土壤。
而在近期已經公布的2016年醫改重點中,最讓醫藥界關注的是藥品流通領域,意在控制藥品轉手漲價的“兩票制”。未來有望優化藥品購銷秩序,壓縮流通環節。
網民“徐景和”建議,食品藥品作為“特殊商品”,應該實行特殊監管,必須要嚴格統一規則,實行有效監管,防止政出多門、令出多頭,同時完善監管手段。
此外,網民還呼吁廣大民眾提高用藥安全意識,對于存疑的藥品一定要謹慎防范。(記者 曾德金 整理)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