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5/13 0:00:00 來源:
未知
●辯證看待中藥的毒性,離不開公眾健康素養的提升。藥品是一把雙刃劍,科學理性地對待中醫藥,才能讓良藥保健康
今年35歲的何女士準備生二胎,感覺身體比較弱,于是找中醫調理。然而,當她看到醫生開的藥方中有一味藥是何首烏時,立馬就生氣了,因為她認為何首烏是傷肝藥。
類似的例子還不少。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曾發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示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制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近年來,隨著中草藥在全球的廣泛應用,中藥引起肝損傷的爭議越來越多。
其實,所謂“中藥傷肝”,多數是“冤案”和“錯案”。在中醫臨床上,講究“用藥如用兵”,不只是某一種成分或某一種藥物發揮作用,而有點像是多兵種 聯合作戰,多種藥物聯合作用于多個靶點,藥物間實現配伍,達到減毒增效的功用。以西藥的標準來評價中藥,難免會讓中藥蒙受“不白之冤”。目前臨床上中藥與 西藥經常聯合應用,如維C銀翹片、感冒靈顆粒等均含有可致肝損傷的對乙酰氨基酚,這就導致臨床上很難確定肝損傷致病藥源是西藥還是中藥。部分中草藥藥名混 淆如三七和土三七,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受到有毒物質污染。影響中草藥肝毒性的混雜因素如此眾多,剪不斷、理還亂,“錯案”糾正起來還真有點難。
最近,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中草藥相關肝損傷臨床診療指南》發布,這是國內外首部專門肝損傷診療技術標準。由于存在“非西藥,即中藥”的片面性 診斷思維,目前大多數研究將中草藥作為一個整體,與某一類化學藥甚至某一種化學藥進行比較,往往得出片面的結論——中草藥占導致肝損傷藥物比例較高。《指 南》將中草藥按功效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等21大類,化學藥分為抗結核藥物、抗腫瘤藥物等11大類,以此將中草藥和化學藥分別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并列比較,發 現中草藥引起的肝損傷所占比例低于化學藥。
這項成果雖然洗白了中藥肝損傷的污名,并不能否認我國在中藥不良反應研究方面的欠缺。現代醫學對藥物性肝損傷已有深入認識,具體到某類藥如“抗結核 藥物”“抗腫瘤藥物”“抗生素”,甚至細致到某種具體化學成分。超過900種化學藥被明確為可以導致藥物性肝病的藥物,并成為現代藥物退市最常見的原因。 反觀中藥,由于中藥成分復雜,國內外亦缺乏安全性研究數據,人們并不了解中草藥的肝損傷風險,有理說不清。對于藥品不良反應,中醫不能“談肝損傷而色 變”,丟掉話語權只能是授人以柄,重要的是建立從臨床到實驗室的客觀診斷證據鏈,科學厘清藥源性肝病與中草藥之間的關系。
古人說:“藥之害在醫不在藥”。能否合理用藥,關鍵在于醫生。中醫在辨證準確的基礎上,臨床上講究小量初試,中病即止。對于有毒藥物, 必須經過相應炮制,以減毒增效。以何首烏為例,分為生首烏和制首烏,前者未經加工炮制,后者則經過處理。九蒸九曬的何首烏炮制品和生首烏,在臨床上藥性藥 效差異很大,這是西醫難以明白的中藥奧秘。一項不完全統計顯示,中國大約70%的中成藥是由綜合醫院的西醫醫師開出。杜絕西醫開中藥不大現實,比較可行的 辦法是,開中藥的西醫接受相關培訓,“西學中”合格方可開中藥。
辯證看待中藥的毒性,離不開公眾健康素養的提升。藥品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公眾不能盲目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另一方面,也不能只記著“是藥三分毒”,而忽略了還有“七分效”??茖W理性地對待中醫藥,才能讓良藥保健康。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