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6/27 0:00:00 來源:
未知
2016年年初至今,申萬醫藥一級行業跌幅達20.7%,行業表現在28個行業中排名第12位,而食品飲料年初至今排名則是所有行業第一,市場并沒有出現“在熊市吃藥喝酒”的情形,究其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方面,這幾年醫藥行業確實在控費的背景下,以中藥注射劑、輔助用藥為典型代表的領域的增速明顯放緩。從WIND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醫藥制造業的收入在2013年的增長是20%左右,在2015年行業增速二季度最低低于9%,之后幾個月一直在9%左右的增速徘徊。
另一方面,行業監管加強,為了使醫藥行業更為規范,藥審中心對臨床試驗大力檢查,而行業內大部分公司臨床批件的撤回,也讓我們看到CRO行業業績的低預期。此外,對飲片行業的規范化也是如此。
但是醫保控費、行業規范,是不是意味著醫藥行業就沒有機會?站在當前時間點,我反而認為醫藥板塊現在的性價比很高,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目前整個市場過于關注政策的負面性,比如擔心“三明模式”推廣會帶來巨大的殺傷力,而我傾向于認為“三明模式”只是一個小地方的政績工程,最后的 結果就是病人想吃的藥買不到,好的醫生流出體系,這樣看來“三明模式”根本沒有可能推廣。過去藥品降價是一個常態,招標已經很成熟,只能說部分指導思想會 推廣,比如雙信封,就跟當時安徽雙信封模式一樣。
第二,行業最低點已經過去。WIND提供的數據顯示,3、4月份,行業收入連續兩個月達到10%以上,利潤增長15%以上。2015年醫藥制造 業整體收入2.55萬億,整體增長9%,現在回到10%以上,也就是說醫藥行業整體每年的增量市場有2000億左右,醫藥行業在老齡化背景下的行業需求是 毋庸置疑的,每年增量也十分巨大。
第三,市場整體對醫藥低配。在2016年之前,醫藥行業基金的配置很少低于15%,而現在據賣方測算大概在8%-9%左右,如果剔除醫藥基金,醫藥配置肯定低于5%,相當一部分基金經理對于醫藥一股都沒有配置。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傾向于認為醫藥在三季度的表現不會差,從性價比角度來說醫藥非常適合去配置。THE_END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