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9/23 0:00:00 來源:
未知
暗訪檢查,部分專業中藥材市場出現了中藥材增重染色和摻假摻雜,甚至以假充真,銷售被提取過的藥渣等問題,手段五花八門,情況觸目驚心。這是9月 22日在青島發布的《藥品流通藍皮書:中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報告(2016)》披露的。藍皮書梳理發現,儲存養護技術落后,中藥材違規使用硫磺與磷化鋁熏 蒸的現象比較普遍;中藥材制假售假嚴重,染色摻假甚至以假充真。(9月22日法制網)
毒膠囊事件猶言在耳,“病死甲魚骨入藥”讓人心有 余悸,中藥材制假售假的問題又被《藥品流通藍皮書》披露出來。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接二連三發生,安全監管現狀令人憂慮。更可怕的是,中藥材違規使用硫磺與磷 化鋁熏蒸的現象猶如醫藥行業的“三聚氰胺”,已經成為中藥材行業的潛規則,而中藥材儲存養護技術落后,有關檢測標準的缺失,則讓這一潛規則發展成為“明規 則”。藥品硫磺含量缺乏檢測標準,中藥材制假售假嚴重,染色摻假甚至以假充真,老百姓該如何放心?
雖然國家食藥總局曾發文要求治理硫磺 熏中藥材的問題,2010年版的國家藥典也提出了檢測藥材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2013年國家食藥總局表示,為防止濫用或過度使用硫磺熏蒸,國家藥典委員 會已組織制定了中藥材及其飲片二氧化硫殘留限量標準,即亞硫酸鹽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不得過150mg/kg的限量,凡未按照經批準的處方及生產工藝等 違法生產藥品的企業,一經查實,將依法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公安機關。但是,這個標準與日本、韓國等國家相比,過于寬松。
韓國、 日本以及我國香港地區,嚴禁使用硫磺熏制藥材,對藥材含硫量要求非常嚴格。2007年9月,韓國發布了《關于草藥中重金屬的規范和測試方法》修正提案,此 后又發布了《關于草藥中二氧化硫殘留物的規范和測試方法》的修正提案,把72種草藥中二氧化硫的最高限量修訂為每千克30毫克,這個新的含量標準大大低于 修改之前的標準。
如果藥材生產、流通環節監管不到位,等藥材做成成品藥,監管更為困難。這實際上給硫磺熏制藥材帶來可趁之機。值得追問的是,有多少硫磺熏蒸出來的問題藥品已經進入了患者的腸胃?
藥用膠囊是工業明膠做的,中藥材是硫磺與磷化鋁熏出來的,從蘇丹紅、三聚氰胺到毒大米,從地溝油、農藥火腿到吊白塊米粉,從化學火鍋、瘦肉精到病死甲魚 骨入藥。食品藥品黑幕不斷被曝光。我們的腸胃儼然成了化工廠,監督部門在哪里?工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整個食品藥品行業公信在哪里?
食品藥品安全隱患與教訓太多太多。要重新樹立食品藥品安全信譽,企業無疑要深刻反省、檢視,拿出尊重消費者的誠意,提高服務質量,不干缺德事。但是,在 商言商,不能完全依靠商家的良心道德。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法律體系與監管制度,制定、完善相關食品藥品安全國家標準,十分必要。相關職能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管 職責,不能回避監管責任。唯有從源頭上下工夫,從制度上強化,執行科學、嚴格的檢測標準,加大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把食品藥品安全檢測常態化、制 度化,并在媒體上及時公布食品藥品質量檢測指標,充分尊重公眾的消費知情權與健康權,讓制度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才能解決好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化解食品藥品 安全信任危機。(胡藝)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