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10/19 0:00:00 來源:
未知
廉價藥,又被稱作基本藥物,是指能夠滿足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保證供應、基層能夠配備、國民能夠公平獲得的藥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 效、價廉。但是近十幾年來,便宜但有效并且難以被替代的廉價藥正在逐漸從市場上消失。一藥難求的情況下,黃牛做起了倒賣生意。比如,一盒治療罕見的嬰兒痙 攣癥的注射用促皮質素(ACTH)正常零售價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醫院卻難覓蹤影,而“黑市”上的售價竟超過了4000元,即使是這樣的“天價”,由 于藥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買到。(10月18日《科技日報》)
對一般企業和商家來說,生產和經營的產品能夠薄利多銷,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效果。但對于許多醫藥生產和經營的醫療單位和部門來說,這可就不盡然了。原因就是醫藥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有很大的模糊性,外人很難知道。
俗話說,黃金有價藥無價。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利潤最大化”思維的誘導下,一些醫藥生產經營企業就開始絞盡腦汁,在醫藥包裝和價格上“打太 極”了。如果生產及銷售廉價藥,在同樣的生產成本和稅收管理政策下,利潤率當然會遠遠低于那些換包裝的昂貴的藥物。而這也是一些廉價藥不受企業待見,被遺 棄消失,而又有一些藥品換個名稱和包裝就漲價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醫藥代表”的冷對廉價藥。眾所周知,現在藥品的推銷主要依靠一些活躍的醫藥代表,而一些醫藥代表推銷火爆的秘訣也就是用 行賄和回扣開道。醫藥要達到這個條件,必須要有非常大的利潤空間。但我們傳統的廉價藥品,整個銷售價格就是二三十元,甚至幾塊錢。這點錢即便是連本帶利都 返還給醫藥代表,也許人家都不屑一顧,更別說還要去行賄和回扣了。醫藥代表不愿意銷,一些醫院醫生為了追求利益,更不愿意給患者使用。于是,廉價藥在生產 和經銷使用中就落到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地步。而廣大患者也只有望而興嘆了。
要讓廉價藥品受到生產和經營部門的歡迎,僅靠政府部門行政命令,或開幾個會,下達幾個文件,顯然不起作用。如果沒有政策和資金的投入,所謂建立 政府儲備的方法也難以解決根本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政府部門建立一套輔助廉價藥生產和經營的優惠政策。企業如果大批量地生產市場急需的廉價藥品,不僅應 享受到政府的稅收優惠,資金扶持,更應享受到政府指定銷售、醫保率先使用等優惠政策。讓“薄利多銷”在醫藥行業也能成為一種實打實的經營策略。現在雖然是 商品經濟,但政府的監督和調控不容忽視。對待這種廉價藥品短缺的現狀,政府部門要認真對待。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