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年診療人次達9.1億;中醫藥工業總產值達7866億元,占醫藥產業規模近1/3;傳播至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國務院新聞辦6日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
白皮書全文約9000余字,除前言、結束語外,共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中醫藥的歷史發展、中國發展中醫藥的政策措施、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
白皮書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中醫藥發展。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黨和政府把發展中醫藥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作為今后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提出了一系列振興中醫藥發展、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的任務和舉措。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
中國發展中醫藥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措施包括: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中醫藥成果人民共享;堅持中西醫并重,把中醫藥與西醫藥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堅持中醫與西醫相互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堅持繼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既保持特色優勢又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堅持統籌兼顧,推進中醫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政府扶持、各方參與,共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屠呦呦憑借“青蒿素”的發明摘得諾貝爾獎,這一抗瘧藥物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性命;里約奧運會上,泳壇名將菲爾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讓世界了解了“中國印”。近年來,“中醫熱”不斷掀起風潮。白皮書說,中醫藥傳播遍及18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建立的中醫藥中心已有10個,世衛組織統計,目前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白皮書同時指出,截至2015年底,全國有高等中醫藥院校42所,200余所高等西醫藥院校或非醫藥院校設置中醫藥專業,在校學生總數達75.2萬人。 據新華社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