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12/26 0:00:00 來源:
未知
國務院日前印發《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要由2015年的8%達到15%。《規劃》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間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和數字創意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國家產業發展新支柱。
其實,東莞在這些新興產業上已有所布局,生物醫藥產業上在多重政策利好下,或將加速走上“快車道”,形成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生物經濟集群;高端制造上已走在前列,正朝著千億元產值的目標邁進。
生物醫藥發展前景被看好
生物醫藥產業是未來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
廣東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湛博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莞在生物醫藥產業上有機會,地方政府也可制定相關規劃及政策,引入標桿企業和高尖人才,這樣才能讓東莞的生物醫藥產業“后來居上”。
東莞日報記者留意到,根據上述《規劃》,生物產業到2020年規模要達到8萬億-10萬億元,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型生物技術企業和生物經濟集群。
事實上,近年來,東莞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2012年起,東莞市統籌全市資源,設立了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以松山湖作為核心啟動區,吸引全球優質生物技術企業集聚,紅珊瑚藥業總部、東陽光藥業總部等紛紛落戶。
就在12月20日,東莞還成立了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據該協會首任會長賴華介紹,協會首批會員企業共有75家,有近一半來自松山湖,從地域來看,醫療器械企業從深圳外溢到東莞的趨勢正在不斷加大。
據了解,深圳雖然在醫療器械等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較早,處于領先地位,但已經沒有更多容量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在這一情況下,這些醫療器械企業要進一步擴張,往往率先外溢到綜合條件同樣優質的松山湖等地。
杜湛博也表示,做企業,大家會比較成本優勢,現實是深圳的用地緊張、人工成本上升,他認為,更多的生物醫藥方面的企業愿意落戶在各方面配套比較成熟的東莞。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