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11 0:00:00 來源:
未知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國家衛計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通過減少藥品流通環節,進一步推動降低藥品的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的用藥負擔。
所謂“兩票制”是指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國家衛計委今年將在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和200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全力推進,爭取2018年在全國推開。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指出,為保障基層藥品的有效供應,規定藥品流通企業為特別邊遠、交通不便的鄉(鎮)和村級醫療衛生機構配送藥品時,允許在“兩票制”的基礎上再開一次藥品購銷發票。為應對自然災害、重大疫情、重大突發事件和病人急(搶)救等特殊情況,緊急采購藥品或采購國家醫藥儲備藥品,可實行特殊處理。
藥價虛高問題由來已久,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藥化監管司司長丁建華表示,目前全國有12000家批發企業,“兩票制”的實行有助于藥品流通企業的優勝劣汰、兼并重組,進而會提升行業的集中度。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把“兩票制”執行情況納入監管內容。“要做到,貨、賬、票、款、證的一致性,我們叫五個一致,要納入到我們的檢查工作當中。發現問題要向當地的省級招采部門通報情況。不良記錄當中不施行兩票制度,觸犯藥品流通管理的相關規定,這些要嚴格處理、嚴格處罰。”
放眼海外,其他國家的藥價如何?降低藥價方面,各國有哪些措施?又如何監管藥價呢?
首先來看俄羅斯。全球華語廣播網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俄羅斯醫藥市場目前排名全球第11位。對于俄羅斯居民來講,進口藥異常昂貴,但是基本生活藥品卻非常便宜。大部分居民普遍表示完全能夠接受目前藥品價格。依靠俄羅斯的免費醫療體制,病人在指定醫院住院后,所有的治療和藥品均全部免費。只有在不需要住院的情況下,病人才需要自行購買用藥。
醫院里基本實行醫藥分離體制,即醫師開出處方,患者自行在藥房和售藥點買藥。醫生在開藥時,由于不清楚患者的經濟情況,一般提供兩種方案,一種較貴的進口藥,另一種是廉價的普及藥,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如果患者得的是常見病,醫生只會開出最普通具有多年歷史的廉價藥。根據調研分析,俄羅斯居民的人均藥品消費額相當低,每年約為600元人民幣。最終決定購買某種藥品的不是醫生,而是病人。因此,俄羅斯醫藥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十大藥品歷來是非處方藥,這與美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完全不同。
張舜衡還介紹,俄羅斯政府為了控制藥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30%的藥品被列入基本生活藥品名錄清單,價格由政府嚴格管控。政府規定的藥品價格最大上限使得國營藥店不能擅自提價,平均利潤不超過5%-7%。甚至從這些藥品的出廠價格、物流過程到銷售價格,每一環節都受到監管。同時實行醫療保健現代化的金融扶持計劃,撥出大筆資金購買昂貴的藥物,用于治療腫瘤、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家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外國制藥企業占俄羅斯藥品市場75%的份額,有專家預測幾年之后這個數字可能還會增長,達到90%—95%的藥品市場將被外國企業控制。俄羅斯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呢?
張舜衡指出,當下西方進口藥品價格普遍大幅度高于俄羅斯本國同類產品,許可進口新特藥的價格則更高。進口量一直呈增長趨勢,在歐美經濟制裁和盧布貶值的大環境下,進口藥價格出現了飆升趨勢,這讓俄羅斯民眾非常不滿,只能被迫放棄進口藥選擇國產基本藥品,對此俄羅斯政府為抑制進口藥的擴張和保護俄羅斯民族制藥企業頒布了2020醫藥規劃。其主要戰略目標是將俄羅斯國產藥品在市場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5%提高至50%,并希望將一些主要治療領域的藥品國產化,到2020年國產藥品比重將達到90%,同時通過法案,取消稅制優惠,凡進口藥品均需增收增值稅。俄羅斯希望通過借助新的發展戰略來改變當前的醫藥行業復雜的形式,進而全面平衡藥價造福民生。
接下來再把目光轉向日本。當前日本社會老齡化加劇,為了遏制不斷上漲的醫保成本,日本政府去年12月宣布將加快藥品價格審查頻率,從每兩年一次調整為每年一次,并將審查范圍擴大至全部處方藥。日本此舉是為了呼應近來全世界反對高昂藥價的趨勢。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在日本幾乎所有的處方藥都享受醫保,藥品的價格在醫保體制下由政府主導定價,醫保根據政府的定價補償藥品的費用,除了老人和未成年人以外,普通成年人自己負擔的藥費是30%,患者自己負擔的藥費很低廉。比如有一種胃癌化療的藥品,廠家公布的價格是一盒40元人民幣左右,藥店出售的價格不到160元人民幣,患者負擔的是160元的30%,即不到50元人民幣。日本已經基本實行醫藥分開,藥品的出售不是醫院盈利的重心。
政府對藥價的嚴格控制,使得藥品不存在巨額利潤空間,零售價已經被政府規定,所以醫院在采購藥品時會盡量壓低批發價,如果采購價格低于政府規定的零售價,醫院和藥店可以賺取差價,如果高于零售價會虧損。由于政府經常進行藥品價格的市場調查,藥品的政府定價和市場銷售價格基本持平。一旦發現兩者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別,會在下次政府定價時加以調整。藥店里出售的非處方藥雖然不享受醫保,但價格也并不昂貴。很多忙碌的人寧愿節省去醫院的時間到藥店購買對癥的非處方藥,比如兩周量的感冒藥,價格70元人民幣左右。最近日本政府宣布,將把兩年一次的藥價審查改為每年一次,主要是為了監督藥價的虛高,遭到制藥企業反對,他們擔心影響自身的利益以及頻繁的審查會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扼殺投資。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回應稱加強審查并不意味著藥價會全面下調。
最后再來看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如果生病民眾幾乎無需為藥品開銷發愁。作為澳大利亞全民醫療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48年就開始實施的“藥品福利計劃”(PBS計劃)對控制藥品價格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藥品福利計劃籌資獨立于全民醫療保險制度籌資之外,由聯邦政府全額提供,單獨運行。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按照一定程序,將常規藥品確定為全民健康保險的處方用藥。凡是納入到藥品福利計劃的基本藥物,由政府制定每種藥品的最高報銷價,而這個價格一般低于市場價格。此外,澳大利亞政府還針對不同人群制定了不同的個人支付上限。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澳大利亞的藥品特別是一些無可替代的處方藥價格并不算貴,自從1948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亞已經實施藥品福利計劃,簡稱PBS計劃。在這個計劃下,很多處方藥的價格由國家補貼,而且所占的比例非常大,最初的PBS計劃國家補貼了140種處方藥。而在近70年的發展之后,目前PBS藥品補貼計劃補貼的藥物品牌已經高達數千個,而藥物種類也已經接近千種,覆蓋了很多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處方藥。2010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被列入藥品福利計劃的藥物費用當中,平均政府補貼的比例占到83.7%,而患者所需要支付的費用只占到不到17%,此外在2007年的國家健康修正案中,藥品價格逐年下降再次被強調,比如在2016年10月的一次全國價格調整當中,有超過2000種藥品,也就是所占總數的八成的藥品被全線降價。
多年來由于政府福利的補貼,澳大利亞藥品的價格一直處于低水平。比較顯示,在所有的經合組織國家當中,澳大利亞的藥品平均價格低于整個組織整體水平的30%到40%,除了全面較低的價格之外,澳大利亞對于弱勢群體以及全年支付高額藥費的群體有額外的補助,對于失業、低收入的特許患者,藥品福利計劃會設定每一張處方買藥的最高限額,目前在6.1元澳幣,而對于每年需要支付高額藥費的群體,澳大利亞設立了PBS安全網,一旦全年藥品支出花費達到1453.9澳元,特許患者達到366澳元之后,安全網就可啟動。此后一般患者每張處方買藥的上限將設定為6.1澳元,而特許患者在安全網啟動之后,將不再需要支付任何的費用,通常情況下不管家庭經濟狀況如何,當你一年的購買藥品的花費接近1500元之后,總的花銷就很難有大幅度的再次上漲,剩下的均會由政府的福利來買單。
關鍵詞:衛計委;藥品;價格;監管
中國疾控中心:密閉空間里空氣凈化器能顯著降低污染持續不斷的空氣重污染天氣不僅讓霧霾籠罩下的人們呼吸困難,更叫人精神緊張。一時間,與霧霾有關的各路謠言四起,口罩、空氣凈化器等防霾物品也都紛紛熱銷到斷貨。昨天下午,國家衛計委召開媒體專題座談會,向公眾介紹了霧霾對健康的影響、霧霾防護常識等。
2017-01-08 07:58:00
衛計委:嚴禁血液制品生產企業進口原料血漿
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發布《關于促進單采血漿站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落實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對單采血漿站管理的主體責任,嚴禁血液制品生產企業進口原料血漿。
2016-12-16 09:53:00
衛計委:中國出生性別比最近幾年連續下降
國家衛計委日前就啟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鴻雁表示,中國的出生性別比最近幾年在連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