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18 0:00:00 來源:
未知
年尾發改委扔“重磅”,多種疾病將按病種“一口價”收費,而按病種收費將進一步促進醫藥圈競價、洗牌,常作為輔助用藥的中成藥很可能遭遇用藥縮減。日前,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關于推進按病種收費工作的通知》,這份由發改委會同衛計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出的通知,宣布在2011年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范圍,對320個病種實行按病種收費,并公布了白血病、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糖尿病等病種目錄,供各地在推進按病種收費時使用。而對于復雜“大病”納入“一口價”,臨床則是有贊有彈,認為有時候的確會出現“同病不同價”。
廣州日報記者涂端玉
據了解,按病種收費之前已在部分醫院開展試點,臨床對此政策有贊有彈。“總體而言肯定更節省醫保費用,‘一口價’避免了醫院定價過高以及過度治療,因為省下來的錢就歸醫院賺了,但超出的費用則要歸醫院承擔,所以醫院會盡量控制在‘一口價’以內解決問題,從這個角度而言,按病種收費有效緩解了‘看病貴’。”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政策往往也是“雙刃劍”,現實中還會出現其他難題。“畢竟疾病成因復雜、形態多樣,比如此番納入進來的白血病、腫瘤、糖尿病等,診療費用原本就居高不下,治療過程中很可能遇到其他需要額外檢查、用藥的情況,所以這時候醫院和患者都會比較為難。”其表示,有時候的確會出現“同病不同價”。
另外,該人士也透露,正因為“一口價”包干,不排除個別醫院為了多賺錢出現過度節省成本現象,如該做的檢查不做或是該用的藥不用等,還有的可能將治療過程分拆幾趟進行,在新規“好意”前提下卻讓治療走了極端。
中成藥用藥或遭縮減
按病種收費來勢洶洶,藥企也開始擔憂醫院渠道銷售生變。“以前用藥是替醫院創收掙錢的,現在總的‘天花板’就在那里,藥費與材料費其他費一起納入成本中,成為醫院想盡量控制甚至縮減的選項之一。”一位行業觀察人士透露,這意味著在藥品市場占據絕大部分份額的醫院渠道,將引發一場“地震”,相關疾病用藥領域的藥企會“人人自危”。據分析,臨床中成藥用藥或遭遇銳減。“現在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但在各大疾病領域,中醫治療基本是作為輔助手段進行,而且很多中成藥本就屬于預防治療類用藥,所以在藥價控制情況下,這類非關鍵性用藥很可能不開或少開。”
業界聲音
“隨著醫院用藥結構的天翻地覆,藥品競價將在所難免,因為以前醫院開的藥越貴,提成反而越多;現在用藥越便宜有效,能省下來的錢則越多。”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這意味高性價比的藥物終于迎來了春天,而廉價老藥此前卻常被虛假價格藥物強勢壓制,乏人問津。
名詞解釋
何謂按病種收費?其標準包含患者住院期間所發生的診斷與治療等全部費用,即規范化治療過程中所發生的診斷、治療、手術、麻醉、檢查檢驗、護理以及床位、藥品、醫用材料等各種費用。在病種費用外不得另行收費,不得將入院后的檢查檢驗費用轉為門診收費。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