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22 0:00:00 來源:
未知
本文寫作的日期是1月20日,也是農歷十二月廿三,也稱為小年,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辛苦一年的人們開始準備過年了,連快遞都開始打招呼就要停止收件發件了,年就要來了。
同樣在帶著迎接農歷新年的心情,筆者打量了眼前一堆資料,那些都是與上市公司有關的資料和信息,要從這些蛛絲馬跡中找出日后的牛股,還是一件不太容易的工作,今日給朋友們談談那些公告和公開信息中透露的有用信息,結合盤面走勢看看有沒有過節紅包。
筆者從上海醫藥(601607)一則澄清公告談起。2016年11月5日,上海醫藥發布澄清公告,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上海醫藥高級管理人員因牽涉內幕交易遭到調查。公司董事會謹此澄清:報道中提及的季軍先生系上海醫藥下屬三級子公司的管理人員,并非上海醫藥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其本人已返回國內。在這個澄清公告的同一天,上海醫藥還發布了一個公告,下屬全資子公司上藥康麗(常州)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伐昔洛韋原料藥及更昔洛韋原料藥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FDA”)認證。鹽酸伐昔洛韋原料藥屬化學原料藥,用于生產治療帶狀皰疹及單純皰疹感染所用的鹽酸伐昔洛韋片及膠囊。更昔洛韋原料藥屬化學原料藥,用于生產治療免疫損傷引起的巨細胞病毒感染所用的更昔洛韋片及膠囊。上述兩個原料藥合計研發投入約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從公告中得知,2015年3月,上藥康麗向FDA提出認證申請;2016年7月,FDA對上藥康麗生產的鹽酸伐昔洛韋原料藥、更昔洛韋原料藥進行了為期5天的核查審計;近日,上藥康麗收到了FDA簽發的現場核查報告。根據現場核查報告的結論,上藥康麗生產的鹽酸伐昔洛韋原料藥及更昔洛韋原料藥符合美國藥品cGMP質量標準,通過了美國FDA認證。此次FDA認證是上藥康麗自1986年成立以來首次接受FDA認證檢查并獲得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國內共有29個廠家擁有鹽酸伐昔洛韋原料藥批文,29個廠家擁有更昔洛韋原料藥批文。本次上藥康麗兩個原料藥通過FDA認證,將對公司拓展國際原料藥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
私有化VitacoHoldingsLimited的進程在2016年12月1日也有一個公告,進一步說明了相關進展,即已獲得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以及新西蘭海外投資者辦公室的批準,完成了在上海市國資委備案程序。結合盤面看近期的最低股價在2016年12月15日產生的18.90元,而這個股價已經比本文引用的澄清公告那時21元左右的股價低了一些,但總體還算穩健。基本在一個19到21元的箱體運行。不過2016年12月16日股價開始啟動,看來已經有投資者注意到公司未來的變化了。
一個公司的公告密集程度往往與某種訴求有關,一個醫藥公司有關藥物進展的公告更是反映基本面的變化。2016年12月21日公司公告“關于SPH1188-11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的公告”,公告說該藥物已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人民幣2,258.07萬元,其化合物已取得美國及中國的發明專利授權。公司將展開臨床研究工作,后續該藥物還須通過國家藥監局的審評和批準并獲得生產批件后方能進行產業化生產上市。我們知道由于藥品研發具有高科技、高風險、高附加值的特點,一旦成功給企業帶來的收益非同小可,結合2016年9月1日公告申報的藥物“重組抗CD20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拉考沙胺原料藥及其片劑”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一個基本結論是2017年可能是上海醫藥十分靚麗的起步之年。外延并購、業績釋放、估值中樞上移將是未來三年的主旋律。
前三季度工業收入同比增5.76%,毛利率同比上升2.48 個pp,在聚焦重點產品的策略導向下,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分銷業務布局全國20 余個省份,覆蓋各類醫療機構2.1萬家,市場份額在兩票制環境下有望進一步擴增;零售行業受益于即將到來的醫保支付制度改革,行景氣度有望提升,目前擁有門店約1800 家,并將繼續外延擴張;DTP 業務與“云健康”平臺實現整合,在承接處方外流方面取得先發優勢。擁有臨床批件28個(新藥4 個),品種儲備豐富,有望厚積薄發。在手現金120 億元,并獲準發行60 億公司債(已發行20 億,票面利率2.98%),有望在分銷、零售、大健康等領域加速并購。新董事長已經就任,管理層存在改善預期,在“研發+并購”雙重戰略驅動下,3-5 年內有望成為國內醫藥行業的領軍企業。資料太多以后再說吧。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