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2/14 0:00:00 來源:
未知
機構投資者作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往往擁有龐大的可支配資金,具有較強的專業分析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其所持有的股票,尤其是長期持有的股票頗受投資者關注。證券時報根據去年三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披露的持股明細,對社保、QFII、險資、私募四大類機構的投資偏好及收益等情況進行統計,看看A股市場里機構投資者長期持有的股票有哪些?
社保持有14只股超三年 醫藥受青睞
以投資穩健著稱的社保基金持股路線一直以來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社保基金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的理念,以確保基金安全,實現保值增值。根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去年公布的報告,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82%。
由于目前披露年報公司僅幾十家,將統計時間截至去年三季報,根據定期報告前十大流通股東披露的持股明細,14只股票社保持有時間超過三年。
這14只長期堅守股分布于8個申萬一級行業,防御性板塊醫藥生物最為扎堆,包含4只,占據半壁江山。在A股市場幾輪牛熊演繹中,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顯示出較強的防御行業特征。此外,非周期性行業食品飲料以及化工、計算機等行業各有2只股票社保持有超三年。
社保最為長情的股票當屬廣電運通,持有23個季度,即超過5年。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2011年一季度新進,持股數379.99萬股,位列第九大流通股東。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社保持有股數4450.81萬股,躍升為第二大流通股東。
社保對于房地產股華僑城A同樣鐘愛有加,持有21個季度。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2011年三季度首次入圍前十大流通股東,持有2499.99萬股。去年三季度末,社保持有股數12139.99萬股,成為第三大流通股東。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一季度至2015年半年報期間,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連續把持第一大流通股東之位。
復盤社保長期堅守股,業績為王得以充分體現。整體看,這14只股票中,12只持有期間股票單季連續盈利,同時,八成單季保持同比增長態勢。
QFII重倉6只股超三年 最愛銀行股
在各類機構中,合格境外機構投資(QFII)持股路徑同樣引人關注。截至去年三季報,6只股票QFII持有時間超過三年,分布在銀行、家用電器、食品飲料三行業,與社保基金喜好存在一定差異。
進一步梳理發現,外資對于銀行板塊上市公司尤為垂愛。例如,北京銀行戰略投資者、第一大股東即為ING BANK N.V。,寧波銀行投資者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南京銀行投資者法國巴黎銀行等,均屬于外資投資者。
此外,格力電器投資者YALE UNIVERSITY,惠而浦的資本國際公司,水井坊的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客戶資金,外資持股時間均超過三年。
85%社保和QFII堅守股獲超額收益
監測顯示,社保基金和QFII長期持有的20只股票整體有不俗表現,自首次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以來,19只股價收獲正收益,85%的股票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其中,啟明星辰、格力電器等7只漲幅超越大盤100個百分點以上。
險資偏好傳統行業 銀行股再度上榜
險資或產品連續持有超過8個季度的個股多偏好在銀行、醫藥生物、房地產、交通運輸、食品飲料等行業。銀行股除了獲得QFII青睞外,也同樣受到險資的“待見”,包含有10只。將控股關系剔除后,國壽集團與中信證券的“聯姻”時間最久,達到了7年之久;太平洋保險持有大秦鐵路、平安人壽持有工商銀行等,持股時間也均超過6年。
此外,平安人壽系與云南白藥,新華人壽系持有建發股份、中南傳媒、加加食品,安邦系持有的金地、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人保系持有的千金藥業,太保持有建發股份、東阿阿膠,國壽持有的國藥股份等,持有時間超過3年。
險資產品持股超過兩年時間的股票,有的期間表現優異,像海能達、科華恒盛、皖新傳媒、云南白藥等,給國壽系等險資產品帶來不少收益。以中國人壽與海能達為例,國壽2012年首次牽手海能達以來,股價連年上漲且分紅不斷。
私募選股標準不一行業差異大
與險資追尋名門正派不同的風格相比,私募的選股標準則要分化和激進得多,私募的選股標準不一,行業差異較大。
目前私募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便是王亞偉投資三聚環保,昀灃證券持有三聚環保4年多以來,三聚環保股價累計上漲達到6倍左右。其他私募持有時間較久的股票,還有恒豐盈富股票持有湖北宜化,睿富二號持有芭田股份,民生新股三號持有上海萊士,智慧金持有中泰橋梁等,持股時間均超過3年。
此外,浦江之星8號與貴州百靈,恒贏2號與東方園林,盛唐33號與通威股份,安坤5號與新黃浦,時節好雨10號與珈偉股份,恒鑫一期與華英農業和海南椰島,澤熙6期與康強電子,民森H號與海虹控股,淡水泉1期與歌爾股份和海大集團、華融·匯盈32號與漢威電子、銳進12期與中國巨石等,私募持有時間均超過兩年。這其中,也不乏期間股價上漲較大的個股,比如上海萊士、中泰橋梁、貴州百靈、東方園林、珈偉股份等。機構投資者作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往往擁有龐大的可支配資金,具有較強的專業分析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其所持有的股票,尤其是長期持有的股票頗受投資者關注。證券時報根據去年三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披露的持股明細,對社保、QFII、險資、私募四大類機構的投資偏好及收益等情況進行統計,看看A股市場里機構投資者長期持有的股票有哪些?
社保持有14只股超三年 醫藥受青睞
以投資穩健著稱的社保基金持股路線一直以來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社保基金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的理念,以確保基金安全,實現保值增值。根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去年公布的報告,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82%。
由于目前披露年報公司僅幾十家,將統計時間截至去年三季報,根據定期報告前十大流通股東披露的持股明細,14只股票社保持有時間超過三年。
這14只長期堅守股分布于8個申萬一級行業,防御性板塊醫藥生物最為扎堆,包含4只,占據半壁江山。在A股市場幾輪牛熊演繹中,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顯示出較強的防御行業特征。此外,非周期性行業食品飲料以及化工、計算機等行業各有2只股票社保持有超三年。
社保最為長情的股票當屬廣電運通,持有23個季度,即超過5年。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2011年一季度新進,持股數379.99萬股,位列第九大流通股東。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社保持有股數4450.81萬股,躍升為第二大流通股東。
社保對于房地產股華僑城A同樣鐘愛有加,持有21個季度。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2011年三季度首次入圍前十大流通股東,持有2499.99萬股。去年三季度末,社保持有股數12139.99萬股,成為第三大流通股東。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一季度至2015年半年報期間,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連續把持第一大流通股東之位。
復盤社保長期堅守股,業績為王得以充分體現。整體看,這14只股票中,12只持有期間股票單季連續盈利,同時,八成單季保持同比增長態勢。
QFII重倉6只股超三年 最愛銀行股
在各類機構中,合格境外機構投資(QFII)持股路徑同樣引人關注。截至去年三季報,6只股票QFII持有時間超過三年,分布在銀行、家用電器、食品飲料三行業,與社保基金喜好存在一定差異。
進一步梳理發現,外資對于銀行板塊上市公司尤為垂愛。例如,北京銀行戰略投資者、第一大股東即為ING BANK N.V。,寧波銀行投資者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南京銀行投資者法國巴黎銀行等,均屬于外資投資者。
此外,格力電器投資者YALE UNIVERSITY,惠而浦的資本國際公司,水井坊的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客戶資金,外資持股時間均超過三年。
85%社保和QFII堅守股獲超額收益
監測顯示,社保基金和QFII長期持有的20只股票整體有不俗表現,自首次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以來,19只股價收獲正收益,85%的股票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其中,啟明星辰、格力電器等7只漲幅超越大盤100個百分點以上。
險資偏好傳統行業 銀行股再度上榜
險資或產品連續持有超過8個季度的個股多偏好在銀行、醫藥生物、房地產、交通運輸、食品飲料等行業。銀行股除了獲得QFII青睞外,也同樣受到險資的“待見”,包含有10只。將控股關系剔除后,國壽集團與中信證券的“聯姻”時間最久,達到了7年之久;太平洋保險持有大秦鐵路、平安人壽持有工商銀行等,持股時間也均超過6年。
此外,平安人壽系與云南白藥,新華人壽系持有建發股份、中南傳媒、加加食品,安邦系持有的金地、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人保系持有的千金藥業,太保持有建發股份、東阿阿膠,國壽持有的國藥股份等,持有時間超過3年。
險資產品持股超過兩年時間的股票,有的期間表現優異,像海能達、科華恒盛、皖新傳媒、云南白藥等,給國壽系等險資產品帶來不少收益。以中國人壽與海能達為例,國壽2012年首次牽手海能達以來,股價連年上漲且分紅不斷。
私募選股標準不一行業差異大
與險資追尋名門正派不同的風格相比,私募的選股標準則要分化和激進得多,私募的選股標準不一,行業差異較大。
目前私募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便是王亞偉投資三聚環保,昀灃證券持有三聚環保4年多以來,三聚環保股價累計上漲達到6倍左右。其他私募持有時間較久的股票,還有恒豐盈富股票持有湖北宜化,睿富二號持有芭田股份,民生新股三號持有上海萊士,智慧金持有中泰橋梁等,持股時間均超過3年。
此外,浦江之星8號與貴州百靈,恒贏2號與東方園林,盛唐33號與通威股份,安坤5號與新黃浦,時節好雨10號與珈偉股份,恒鑫一期與華英農業和海南椰島,澤熙6期與康強電子,民森H號與海虹控股,淡水泉1期與歌爾股份和海大集團、華融·匯盈32號與漢威電子、銳進12期與中國巨石等,私募持有時間均超過兩年。這其中,也不乏期間股價上漲較大的個股,比如上海萊士、中泰橋梁、貴州百靈、東方園林、珈偉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