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3/22 0:00:00 來源:
未知
北京試水“醫藥分開”已四年有余,效果如何?日前,市衛計委曬出“成績單”贏得各方點贊:醫院不合理處方大大減少,患者看病藥費下降;通過設立“醫事服務費”,分級診療趨勢明顯,“專家號”緊張程度有所緩解。
試點“醫藥分開”,針對的是“以藥養醫”這一頑疾。一段時間以來,在很多醫院總體收入中,藥品能占到四五成甚至更多,體現醫生專業技術價值的醫療服務費卻始終低廉。扭曲的價格體系,不僅容易催生出“多多益善”的用藥方式、盤根錯節的利益系統,產生過度醫療、小病大治等問題,也讓“白大褂”的尊嚴極易面臨現實的誘惑和考驗。可以說,無論是患者,還是有職業道德的醫生,都是“以藥養醫”的受害者。北京試點醫藥分開,探索斬斷醫療與藥品之間的利益鏈條,正是為了化“雙輸”為“雙贏”,維護醫療行業的健康生態。四年的實踐證明,醫藥分開有助于破解困局,制度理順之后,醫院完全可以探索出更好的生存之道。
醫療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關鍵是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在北京探索“醫藥分開”的實踐中,增設“醫事服務費”,正是破題的一大關鍵點和改革亮點。“醫事服務費”根據出診醫生層級、門診號源稀缺程度而定,由醫保定額報銷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患者自付。用價格手段引導患者分流看病,既讓疑難危重癥患者有了更多接受專家診治的機會,同時平衡了醫院收支。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以技養醫”讓醫生可憑借專業技能拿到體面的“陽光收入”,他們自然愿意安心看病,也有極大熱情去鉆研業務。不單純地一事一議,而是綜合考慮聯動效果以及配套措施的改革,以系統思維推進改革,就能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讓改革舉措更好落地。
面對醫改這道世界級難題,我們必須咬定青山不放松,下決心走出中國特色的路子來。當然,完善一張覆蓋13億人的巨大醫療保障網,“醫藥分開”并非萬能處方。但“北京樣本”提供的經驗表明,緊緊抓住“牛鼻子”,同時把各個環節、各方利益都納入改革“一盤棋”來統籌考慮,就有可能把這盤棋下活、下好。如今,公立醫院改革步入深水區,歷史與現實的難題、復雜而交錯的利益,無疑考驗著改革的智慧、勇氣和決心。推廣醫藥分開試點取得的有益經驗和成果,以此進一步撬動醫療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我們一定能打好這場攻堅戰,實現患者、醫生、醫院、政府等多方共贏。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